年,大明朝风雨飘摇,随时都有可能断掉国祚。不,其实已经不能称之为大明朝,因为大清已经入主神州,窃取神器,原来的明王朝不过是一群残兵败将而已,被清朝打的节节败退,南明小朝廷甚至不能如南宋小朝廷一样偏安一隅。
年,是明朝永历四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有意见就关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主人翁,文安之。
文安之,字汝止,号铁庵,夷陵人,天启朝进士,曾任南京司业、祭酒,在官场上颇具人望。
后来文安之被权臣薛国观弹劾,罢官在家。按照明朝的官场规矩,文安之作为进士出身,早晚会有被起复的一天,但可惜的是,文安之没有等到这一天,大明朝就轰然倒塌。
当崇祯帝上吊殉国后,南方的几位宗室登基称帝,纷纷启用文安之,但文安之都没有赴任,给出的理由是交通不便,但笔者觉得文安之之所以不愿意去做什么詹事、礼部尚书,是不想去新皇面前争权夺利。
也有人会觉得,难道不是文安之不看好南明朝廷从而拒之避祸吗?
不是,时间转到年,南明的几任皇帝、监国都被清廷打得大败,明朝进入了山穷水复的地步,而这个时候,已经即将六十的文安之跨过千山万水跑到广西去觐见当时的永历帝,他要为这残破随时有可能沉没的大明战舰尽上一份力!哪怕最后与大明战舰一起沉没!
安之念川中诸镇兵尚强,欲结之,共奖王室,乃自请督师,加诸镇封爵。王从之,加安之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总督川、湖诸处*务,赐剑,便宜从事。
文安之的到来让永历帝大喜,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像文安之这样的正牌进士大臣来投奔他了,他当即加封文安之为东阁大学士。
可文安之要得不是高官厚禄啊,他来行在为的是为抗清大业出一份力。于是第二年,文安之自请督师四川。
当时的四川一片混乱,清*、明*、闯*、西*交杂在一起,危险至极,朝廷大臣没有一个人想往那里去。但文安之却主动请缨,单此一点,他就胜其他大臣远矣。最关键的是,文安之有着极强的战略眼光,和其他大臣忽视闯*不同,文安之清楚地看到了闯*的价值,如果能把闯*收归己用,那对抗清大业有着极大的好处。
永历帝同意了文安之的意见,加文安之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总督川、湖诸处*务。
得到永历帝的同意后,文安之不顾老迈,赶赴四川,在四川的这几年,文安之成功把闯*(夔东十三家)凝合在一起,并指挥四川残存的明*还有土司,联合夔东十三家积极对清作战,虽然没能打出太过耀眼的战绩,但能控制三峡,保证四川部分地区稳定已经殊为不易。
永历十三年,文安之甚至督师刘体纯、袁宗第、李来亨、谭弘、谭诣等十六营由水路会攻重庆,声势浩大,虽然最后因谭弘、谭诣投降而导致此战失败,但文安之并没有一蹶不振,继续试图以挽天倾。
但就在文安之呕心沥血的时候,永历弃国,抛弃了还在神州大地抵抗的臣子兵士,文安之不久在郁郁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