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家应积极应对“基因遗传改良”挑战
中国农业科学家应积极应对“基因遗传改良”挑战
中国农业科学家应积极应对“基因遗传改良”挑战
作者:李飞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经查资料,*金大米的安全性试验早已完成。2008年我国湖南省儿童“*金大米实验”的目的不是研究*金大米的安全性,而是检测*金大米的有效性,即研究儿童取食*金大米后是否能够增加维生素A的合成。跟踪论文的文献引用,显示同一研究小组于2009年在5个美国成年人身上开展了同样的维生素A转化效率试验。我上个月刚在韩国大邱参加完国际昆虫学大会,会议报告显示,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巨头公司正在加大马力推进“作物遗传改良”的相关研究,这些公司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一流的科研实力,在某些领域可以左右世界农业的发展和走向。这些巨头公司将改良后的种子和农药推销到不发达国家,赚取高额利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面对这样的挑战和竞争,盲目地闭关自守是不可取的。如果,在日益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以过激的言行和盲目的行动给中国农业科学家设立禁区,会导致中国农业科学家面对“作物遗传改良”这一全球关注的研究领域的驾驭能力降低,在生物安全保卫战中处于劣势,在经济 中设立技术壁垒处于劣势,在基因遗传改良作物推广中处于技术劣势,无法对抗发达国家的农业巨头公司“掠夺式”的侵占市场和推广。如同其他经济领域的 ,农业领域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渗透着不太发达国家的无奈。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商品化种植之初,90%以上的抗虫棉种子由孟山都公司控制,之后由于我国*府加紧国产抗虫棉的研发力度,特别是转基因专项的实施,国产抗虫棉的份额现在已经超过90%,面貌彻底得到了改变。而在印度,孟山都公司则基本控制了该国的棉花种子市场。这一活生生的事实表明,没有自身科技水平的强大保障,农业市场的安全性就无法得到切实保证。发生于2008年的*金大米实验,4年后被中国民众广泛关注并作理性分析和思考,这应该得益于自2008年7月以来开展的转基因重大专项在科普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大幅度提高了民众的科学素养。经过4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科学家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评估和检测,以及如何合理利用转基因动植物造福人类,服务农业和医学等领域取得的进步十分明显,在某些领域占据鳌头,能够抗衡发达国家的巨头公司和基金会对中国农业市场的潜在冲击。但是,我们还是必须承认,中国农业科学研究在更多的领域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转基因研究允许争议,因为争议是科学研究的灵*所在。但不应歪曲科学的含义,以主观性的反对、谩骂甚至是攻击行为来反对科学研究,给本来就不占优势的中国农业科学研究盲目设立禁区是不理性的。笔者认为*金大米实验不应成为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甚至我国转基因专项的理由。相反,它更加突显了开展转基因重大专项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因遗传改良”已经成为世界科学家的普遍研究课题,中国农业科学家应当积极去应对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