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https://m.39.net/disease/a_13809259.html文安县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50万。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一、历史沿革
1、西汉高祖五年(前)置文安县,当时的县治在今大柳河东侧(遗迹已堙没)。属渤海郡。
2、隋大业七年()炀帝征高丽经此,以其地处三河合流之处,诏令割文安、平舒二县置丰利县。县治设在今文安县城,属河间郡。唐贞观元年(),以丰利、文安两县相近,遂省丰利入文安,县治由柳河东侧迁至原丰利县城。此即文安县城之始。从唐朝初期至中华民国时期,虽朝代更替,州、郡有别,文安县治驻地始终未变。
3、民国元年(),文安县属直隶省顺天府。民国三年,撤销顺天府,置津海道,文安县属直隶省津海道。民国十七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文安县属河北省津海道。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文安县属天津专署。年11月,撤消文安县建置,与任丘、大城县合并,名任丘县。年6月1日从任丘县析出,恢复文安县建置。(当时文安县仍含原大城县,同年12月,大城县又从文安县析出。)隶属河北省天津专区专员公署。年11月28日,天津专区改为天津地区,文安县属天津地区革命委员会。
5、年4月1日,天津地区更名廊坊地区,属河北省。文安县属廊坊地区革命委员会。年8月10日,文安县属廊坊地区行政公署。年4月1日,廊坊市(地级市)建立,文安县隶属河北省廊坊市。
二、旅游资源
1、文安洼。文安洼地处北京、天津、保定、沧州、廊坊中心地带,全县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宽阔、清澈的海河像一条玉带环绕县域北部,丰水时节,河面上白帆点点,两岸烟柳迷蒙顺流东下可直达天津,逆流而上与白洋淀联为一体。文安东部,地势低洼,素称东淀,是河北省八大洼淀之一。
2、大围河清真寺。古寺经过历代修缮,气势雄伟富丽堂皇。迎门大殿中六柱耸起,四面挑角做为脊楼。脊角梁头镶有龙头、等兽头装饰,花纹绚丽,玲珑剔透,基本保持了乾隆年间的建筑风格。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还珠格格》,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剧中另乾隆老儿神魂颠倒的维吾尔族美女——香妃。这座清真寺其实就是由当时的一位曹姓公公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年)的清真寺基础上为香妃修建,后此曹姓太监定居大围河,死后也葬于此处。
3、鹿町龙潭。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鹿町村村北,有一水塘,丰水年面积达亩。因其坑大水深,大旱之年也无干涸过。由于此塘年代入远,故流传着很多传说。潭心有海眼,与东海龙宫相通,龙王每年都要通过海眼到这里巡视,故人称“龙潭”。有传说潭里的大粘鱼与潭边饮水的大黄牛较力等故事。这些传说在此周围数县都能听到,并且越远传说越神。据说冯国璋从北京返于河间时,曾亲赴鹿町水塘察看,见水面一望无际,水清透彻,传说中的“仙人岛”浮于潭中,四周柳荫茂密,浅水处荷花盛开,风景如画,确是“卧龙藏仙”之地,便想购买下来据为己有。当年,当地士绅为此事还专门赴北京商谈过,后因冯国璋很快倒了台,此事未成。
龙潭水深透彻,中间小岛的迷内景色,加上岛边柳树的衬托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还有浅水处盛开的荷花,更让人流连忘返。
三、刘六刘七起义
刘宠与刘宸,文安人,因分别排行第六和第七,故称刘六刘七。明正德五年(年),他们率众在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起义,正德六年(公元年),与杨虎起义军联合。起义军纪律严明,不妄杀人,使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起义前后持续三年,转战南北直隶、山东、河南、湖广等广大地区,义军所过之处,深得人民拥护。两支起义军之间缺少密切配合,又一直流动作战,最终被明军各个击破而失败。
刘六、刘七领导的这次起义,前后持续3年,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级。为了镇压起义,明政府动用了大量财力,耗尽了府库之银。起义军所到之处,地打击了当地贪官污吏、地主豪绅。这次起义给明统治者一个沉重而深刻的教训。起义失败的第二年,明政府下令减免京畿、山东、河南等地税粮,朝廷内部也加以整顿,进行了杨廷和领导的改革,罢免了部分宦官,裁撤冗官,清查皇庄、官庄,退还给农民一部分土地,明朝出现了嘉靖初年较为清明的政治局面。
四、文安县“四城八景三道横”的由来
1、文安四城。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人在文安这片广袤的大地之上,择高建屋,邻水而居,曾经形成过四座古城,分别为太阳城(今文安县城),泗水城、大柳河故城,平舒城(大城县城附近),第四座城说法不一,也有说小保定古城的(今新镇镇)。
2、文安古八景:文潭灏影、唐碑吐雾、孟母高台、汉槐凌霄、杨柳金堤、苏公胜迹、胜水荷香(今胜芳境内)、九川雪浪。
3、文安县三道横。从泽国水乡的水患开始,风起浪涌,经数年的淤积,逐渐形成不规则的土丘和土封。淤积愈甚,似一条长龙横卧在洼地,非人为所筑,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的产物。
第一道横:养龙滩(后为养龙疃)。在文安县北部,今赵王新河的南堤,名曰:“养龙滩”,自兴隆宫起至崔家坊处似一条睡龙,隐卧于河南岸。现在已经形成一条直线的村落,名为高头管区,先民迁居于此,择高地而居也。
第二道横:卧龙岗。今文安县城北从苏桥镇到急流口管区广陵城村至大柳河,绵延近20华里,汉朝以前即已形成,多数村落的居民是名永乐(年)前后迁居此地,逐渐形成定居点。古时称走牛岗,明末清初时名为卧龙岗。其中历史较长的村落有广陵城村(南北朝时期建村)、急流口村(成村宋元时期)、常久村(明永乐时期建村)、大柳河村(东汉时期成村)、里东庄村(明洪武时期,年前后成村)。
第三道横:由龙街、孙氏一直延续到大城县,未经详细考证,望知情者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