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雄安的原住民来自哪五百年前是一家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895890.html

最近雄安地区发起了从容城县龚庄、河西村开始的整体拆迁,后面又陆续公布了很多村庄。这意味着许多雄安人将要陆续离开熟悉的故土,换个地方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回来时定是改天换地,变化之大不知会不会恍如隔世。按新闻的说法就是,这是雄安历史上第一次整建制的人口迁移。那么现在的雄安人又是何时从哪里整建制的迁移来的呢?

开阔平坦的河北大地,人口密集、村庄星罗棋布,然而要追溯村庄的历史能到隋唐的凤毛麟角,能到宋元的也多为传说,能有确切记载传承至今的大多始于明朝。明朝以前的历史遗迹留存的很少。雄安地区,宋时地处边陲,属于征战之地。元朝不注重发展生产,统治时间又短,对人口增长贡献不大。到了元朝末年特别是靖难之役后,由于连年征战河北地区人口锐减。雄安地区的雄县、鄚州本身就是战场之一,本身人口就少的北方又是永乐帝的兵员补给基地。

长期的战乱造成了河北地区的人口流失。为了巩固边防,发展生产,从明朝初年到永乐年间开展了几次大的移民活动。结合众多资料,得出结论,雄安地区现有的居民主要来自大致四个方向:

小兴州移民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南方移民

原来的本地人

就近山东、河南的移民

这其中,洪洞大槐树移民最为著名,涉及的地域最广,历时时间最长(洪武-永乐),人口次数最多(大概十八次),最为大众所熟知和传播。南方移民则有富户奉旨迁移、官员贬谪、流民安置。富户主要充实了北京城,贬谪多见于后人对家世的自述,南方流民安置则鲜见记载。山东河南的移民则更鲜于记载,时间更晚更分散。

小兴州移民同样历时时间长,规模较大,涉及迁入的地域主要有含雄安新区在内的保定地区、廊坊、沧州、唐山、秦皇岛等京津及周边地区。

上述地区的人口有大量来自明时的小兴州。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息的湮灭,当地的好多人对远祖的来历变得模糊不清。直到如今一些家族的家谱上仍然在写:”明初,远祖来自山西小兴州;来自山西洪洞小兴州”。其实小兴州是和山西没有关系的一个历史地理区域。之所以产生这种混淆,可能因为小兴州移民和洪洞移民混居在了一起的缘故,或者可能小兴州的移民本来就是山西人,在小兴州(大宁卫)*籍戍边,后来随迁到了京津周边,只是猜想没有确实证据证明。如果明朝初年的家谱、人物传记就有这种说法,那就能支持这种猜想。没有的话就只是猜想,还要看未来有人深入研究,发现新的线索。最大的可能就是后人搞错了。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仍然有许多人不够关心深究这个问题,何况经历了太多饥荒战乱饥饿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年代的人们,哪有精力关心这个问题。当关心时,受水平资料、信息收集能力限制,未必能找到真正的答案。现如今,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我们可以收集众多需要的信息,比对、参考学习借鉴,最终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实属一件很幸福的事。

最初听说小兴州是听族里的老人口头相传,‘’小新州儿‘’、‘’小兴州儿‘’,谁也说不清是哪几个字,说在哪?在山西。山西小兴州。山西有忻州,难道还有小忻州?这个谜一直在心里。借用工作之便,走过了山西所有的县市,查遍每个县级行*区原来的设置和名称。推敲兴县兴州的可能。最终,伟大的百度最早搜出来保定师专(或河大记不清了)某教授的研究文章。小兴州开始揭开神秘的面纱,后来相关的文章就原来越多。还专门找来安州和新安的县志进行验证,安州相关记载很模糊,相关名人很少。新安这边著名的有明朝的刘恺等,记载小兴州人较多。特别是容城的名人杨继盛写的较早,较明确,被引用最多。特别是清末遗老:

王树枬(zhān)(-),又名(或被误作)王树枏(Nán)、王树柟(Nán)、王树楠,字晋卿,晚号陶庐老人。直隶新城县人,光绪丙子科举人,丙戌科进士,历任四川青神县知县、彭山县知县、资阳县知县、富顺县知县、铜梁县知县、甘肃省中卫县知县、新疆布*使。其书法行书风格凝重、潇洒清致。

民国期间任《清史稿》四总纂之一。年青时随读莲池书院,深得曾国藩、李鸿章赏识。殚心著述,至老不少辍,尤以小学(音韵、文字、训诂)特精,常以《尔雅》、《广雅》、《夏小*》诸书订证经文,在晚清学界独树一帜。精通经史,富收藏,尤多石刻精拓。其著书共53种,卷,内容涉及训诂、算数、地舆等方面。宦疆间,主持修纂《新疆图志》卷,著《汉魏六朝砖文》2卷、《新疆访古录》2卷、《新疆金石志》2卷。其书法行书风格凝重、潇洒清致。

其远祖也来自小兴州,20多岁在莲池读书时就参加了《畿辅通志》的编纂,晚年还参加过《畿辅丛书》的编纂,可以说是这方面的老专家,专门做过关于小兴州的考证,但没有传播开来,希望有机会拜读原文。

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回家可以问问老人,祖上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是小兴州,断不可以再说山西,它在河北的滦平。

喜欢作者,长按点
  山西兴州,即今兴县。据《山西通志》记载:“兴州:(唐、宋名合河县)金升兴州,隶太原路。元仍为兴州,隶太原路。县志:中统二年改为合河县,三年复旧。明名为兴县,隶太原府岢岚州。”“兴县,明初改兴州为县。”《山西日报》刊载的马晓东先生的文章“兴县——新兴故郡毓兴州”对此说的更为具体:“明洪武二年(年)始改兴州为兴县。改名之由除了当时革故鼎新的大气候因素外,更主要原因是,兴县已失去了边防*事重地和交通要道的地位,而且经过元末战乱,兴县人口仅有人,田赋来源还不及一个小县,其降州为县也就势在必然了。”由此可见,兴州是金、元时期的建制,明朝山西并无兴州名称,已经降州为县,改名为兴县,直至今日。同时,在历朝历代,兴县也从没有“小兴州”的称谓。可见,有些移民称先祖来自山西小兴州只是误传。兴县除史籍无任何移民史记载以外,从其历史地理环境分析,也无规模性移民的可能。兴县今属吕梁市,地处山西西北部,与陕西、内蒙接壤,历史上属荒远之地。也正因其人少地辟,明初才被“降州为县”。而当时明朝廷移民的原则是“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因此,明初保定大量的移民不可能来自山西的兴县。而且,在当代有关山西移民史的研究中,至今并未发现兴县移民的任何记载。

(二)所谓“兴州”移民应来自北口外“小兴州”

既然明初保定大量的移民不可能来自山西的兴县,那么民间盛传的“根源”小兴州又在哪里呢?许多史料证明,“小兴州”确有其地,然不在山西,而在今河北省承德市的滦平县。《钦定热河志》卷九十七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华县之白檀镇,泰和三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小兴州。明初改置宜兴守御千户所。永乐初废。今其地有令利塔,拉川,俗亦称为兴州河,迤南三里为小城子,盖宜兴故城址也。”康熙朝《畿辅通志》卷二十一载:“滦河……东南流古北口边外小兴州。”《方舆纪要》载:“城西为新营,口外三十五里为青沙岭,又五十四里即小兴州,其东即古北口。”《潜邱剳记》卷三载:“古北口外旧有小兴州、大兴州、宜兴、凤州等处。宋苏辙《古北道中》诗:‘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常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古谷凤州西。’明初隶版图,永乐中弃大宁,沦沙漠矣。”十分巧合的是,这里不仅有名副其实的“小兴州”,而且明初小兴州*民还“倾巢而出”地迁徙到了保定一带。与山西移民不同的是,小兴州移民是属于“卫所”移民的范畴。据《明史兵志》记载:在古北口外设大宁都司,辖大宁前、后、左、右、中五卫及会州卫、营州中护卫、兴州中护卫。当时的小兴州在大宁都司的管辖范围。《明史》卷六载:(永乐元年一月)“壬午,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保定,始以大宁地畀乌梁海。”《明史》卷九十载:“永乐元年,罢北平都司,设留守行后*都督府,迁大宁都司于保定。”《明史》卷四十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本大宁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治大宁卫。二十一年七月更名。领卫十。永乐元年三月复故名,侨治保定府,而其地遂虚。”当时的卫所迁移是*民一起悉数迁移的,以致“其地遂虚”。大宁都司内迁之后约五十年,这里仍是一片荒原,无人居住。景泰四年()“三卫乞居大废城,不许。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明史》卷四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明成祖朱棣要放弃大宁卫所,将口外广袤的土地留给鞑靼、瓦剌呢?对此,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传统的说法是由于外围据点远离内地,无民人居住,一旦蒙古入侵,难以固守,故而退据长城为守。还有史家认为,朱棣为报答争夺皇位有功而将大宁都司的土地给兀良哈三卫。复旦大学史地所邹逸麟教授则认为:“15世纪初诸卫内迁的根本原因是北边地区气候转寒、环境恶化造成的。”(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但无论是什么原因使大宁都司内迁,其迁移保定却是不争的事实。而小兴州的百姓也随同卫所的迁移而移徙到保定附近的各个县乡。清同治十二年《清苑县志》也明确地记载了这一事件:“明永乐初,迁大宁等卫*实内地,故旧家多自北口外小兴州而来我。”


  明清时期许多名人的文集、碑记对此也有许多记述。明杨继盛《杨忠愍集》卷三《自著年谱》称:“予家原口外小兴州人,国初被寇患,徙入内地,远祖之在小兴州者不可考。祖杨百源徙保定府容城县。”明卢象升撰《鹿善继传》载:“公讳善继,字伯顺,人称之为乾岳先生。永乐初自小兴州徙于定兴。”明朝汤斌撰《樊梦斗传》载:“樊梦斗,字北一,号文成。崇祯壬午乡贡廷试第二人……其先小兴州人。明成祖时奉诏迁文安,遂为文安人。”明孙承宗撰《陕西按察使邢公墓志》载:“公邢姓,讳云路,字士登,号泽宇,世为安肃龙山里人,其自小兴州来者。”清康熙朝大学士魏裔介撰《斗山高先生传》载:“高三位,保定之新安人也。其先自小兴州徙畿内者讳鹏举。”清康熙朝大学士陈廷敬撰《通议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加詹事府詹事定斋崔公墓碑》载:“公讳蔚林,学者称为定斋先生,其上世小兴州人,明初徙保定之新安。”以上史料撰书者及所涉人物,均为明朝末年及清朝初年名流,比之民间传说与清末民初纂修的族谱更为真实可靠。

(三)结语


  由于山西移民影响的广泛深入,难免传闻与史实混杂乃至相悖。明初迁徙到保定一带的移民应该不少,但至今能见到的有价值的史料不多。对保定移民史的研究毕竟不能凭借感情与传闻。如果我们说,明初保定大量的移民来自北口外,可能仍缺乏证据。然而据以上史料分析,民间传闻或族谱、碑铭记载的所谓“山西小兴州”移民只能是两种情况:其一,本是山西移民,而其“兴州”有误。其二,本是口外小兴州移民,而其山西有误。当然,如果能确定是来自小兴州移民的,那么其“根”就应该是今河北省的滦平县了。

明朝初年,由于连年战争,使得白洋淀及周边地区人口锐减,公元年、年燕王靖难战争两次在白洋淀,使得白洋淀及周边几乎人烟绝迹。永乐元年(年),明朝*府从山西洪洞和口北小兴州两个移民点迁民,各姓氏先人迁至白洋淀,很多姓氏家谱都这样写着“先祖自口北小兴州迁来”或“先祖自口外小兴州迁来”。然而,多少年过去了,一辈传一辈说“老祖宗是从山西洪洞小兴州搬来的”。

小兴州是在山西洪洞吗?伊人镜在他的《小兴州考》说:“吾乡大姓,据各宗谱均注明,永乐初迁自小兴州或山西洪洞县,父老传闻各说互异,且有谓小兴州即洪洞属地,混而为一颇难征信,心窃疑之。”“曩尝随轺经洪洞,凡五次,询土人,并无小兴州地名”。伊人镜是民国时期《新安志》的主编,他亲身去过山西洪洞考察,没有小兴州。

小兴州在哪?出古北口向北走90里,就到了河北滦平县城,县城北有一条河叫兴州河,县城东北十公里,有一个兴州村,它曾经是乡所在地,兴州村不远有一个小城子村,这个小城子就是历史上的小兴州。

《滦平县志》记:乡驻地兴州村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处,所辖小城子村为汉白檀县治所,要阳都尉地,金泰和三年(年),白檀镇(小城子)升为宜兴县。元致和元年(年)8月升宜兴为州,史称宜兴州,俗称小兴州,治所在今滦平县兴州乡小城子村。

中国历代移民形成了八大移民地:山西洪洞大槐树、苏州阊门、江西瓦屑坝、湖北麻城孝感乡、山东枣林庄、广东南雄珠玑巷、福建宁化石壁村、河北小兴州。新编《安新县志》记:永乐元年,官方先后从山西洪洞与塞北兴州等地迁民境内补充人口。可见,不论是全国的八大移民点,还是迁入安新境内的两个主要移民地,小兴州是移民地之一。

永乐元年小兴州移民属于背井离乡、拔锅卷席大规模内迁,主要原因:一、连年战争造成河北北部的良乡、顺义、平谷、大兴、通州、蓟县、宝坻、香河、遵化、武清、丰润、清苑、安新、任丘、霸州等地人烟绝迹,土地荒芜,急需补充劳力,发展生产。二、明朝初期,为防御漠北元朝势力南侵在兴州建立了左、右、中、前、后五个哨所,成为人口密集的重镇,也是移民的主要原因。三、燕王靖难,精锐兵力南下,元朝虽然灭亡,仍有相当的兵力,乘虚攻占兴州一带的集镇村庄,战祸频起,大批边民向内地迁移,逃避战乱。

昔日,人们信息闭塞,父老传闻,混而为一,本来是两个移民点,却把他们硬连在一起,说成是“山西省洪洞县兴州乡槐树村”,甚至编出劈分脚趾的故事,现在交通方便、信息灵通,不妨学学伊人镜,亲自去走一走,问一问,万不可传闻臆断,郢书燕说。

明朝大移民迁出地的分布情况

-12-:40阅读:

明朝大移民主要是从山西和江浙一带往中原地区移民。从各种历史资料上证实,明朝大移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三年直至永乐十五年,移民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十八个省,五百个县。八百八十一姓。据《中国通史·明·》记载:朱元璋为解决宽乡劳力不足,狭乡缺少土地的矛盾,从年开始移民垦田。他下令迁苏、松、嘉、湖、杭无田农民四千余户去临濠(安徽怀远、定远、凤阳、嘉山境内),徙江南民四十万于凤阳,迁山西泽(山西晋城)、潞(山西长治)二州无田农民于河北、山东、河南一带。凡移民垦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籽种,免税三年。

据《明史·食货志》、《明太祖实录》、《续文献通考》等记载:

洪武九年(年)11月,徙山西真定民无田者于凤阳屯田。

洪武十三年(年)5月,山西民为*者余户,悉还为民。

洪武二十一年()年8月,户部郎中刘九皋建议开始实施移民屯垦。[23]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的这一建议,很快作出决定,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24]。

洪武二十二年(年)8月,后*都督朱荣上奏称:“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25]于是,“赏从整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整分田结之。仍令回沁州召募居民。时上以山西地狭民稠,下令许其民分丁于北平、山东、河南旷土耕种,故从整等来应募也”[25]。这次移民影响很大,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

洪武二十二年(年)11月,“上以河南彰德、卫辉、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遗地利,山西民众而地狭,故多贫。乃命后*都督佥事李恪等往谕其民,愿徙者验丁给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复令工部榜谕”[25]。

洪武二十五年(年)8月,给山西民兵十万人,钞各30锭,令量牛屯田。

洪武二十五年(年)12月,后*都督府柬事木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徙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明、东昌、开封、怀庆七府徙居者凡户。计当年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棉花余斤,麦苗余顷。圣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之贫者少矣。”

洪武二十五年(年),宋国公冯胜等籍民兵还。先是上遣胜等往太原、平阳选民丁立都伍,置卫屯田,至是还以所籍之数报之。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丁七卫······每卫人。

洪武二十八年(年)元月,甲寅遣使救晋王桐,发山西都指挥使司属卫马步官*人,往塞北筑城屯田。[26]

洪武二十九年(年)9月,后*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明、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顷。

建文四年(年)9月,命户部遣官核实出山西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洲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县。

永乐元年(年)八月,定罪北京为民种田例。先是刑部尚书郑赐督察院佐都御使陈瑛等上言······北平、永平、遵化景地肥沃,人民稀少,凡徙危罪除······其余有犯罪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部*司就本*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

永乐二年(年)9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一万户实北平。

永乐三年(年)9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民实北平。

永乐四年(年)元月,湖广、山西、山东等处郡县史李懋等人言愿为民北平,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

永乐五年(年)5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澜、山东之登莱好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费一百锭,口粮六斗。

永乐十四年(年)11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余户于保定州,免赋役三年。

永乐十五年(年)5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皆阙上言:本处地孬且狭,岁次不登,衣食不给,分丁于北平、广平、清河、真定、冀州、南宫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仍免田租一年。

明朝大移民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历时50年时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明朝大移民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河北小兴洲是长城古北外第一重镇,是和山西洪洞齐名的八大移民基地之一,是辽东、内蒙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成为我国北方历次移民的重要集散地,特别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关外各地向北平及河北一带移民的集散地。元朝末年,明*北上击溃元*主力,元残余势力逃往漠北,但仍有一定的*事实力。明朝建立后,为防止蒙古人入侵,就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屯兵,并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发展生活,充实边防。永乐皇帝登基后,又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万将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围和河北各州县。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河北北部、内蒙古、辽东、山东等地,总人数达十万人之多。
  兴洲位于滦平县城北偏东十公里处,地处兴洲河西岸。春秋时为东胡地,战国时为燕国地。秦属渔阳郡。西汉为渔阳郡白檀县,北魏属安州广阳郡广兴县,西境为御夷镇地;后并入厍莫奚。隋唐因之,属饶乐都督府辖。辽为中京道北安州兴化县地,西境为奚王府地。金为北京路兴州兴化县、宜兴县地。据《钦定热河志》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今承德市滦河镇治所)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化县白檀镇,泰和三年(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此为小兴州。”由此可知,金、元时所说的小兴州,即今日的兴洲。“州”字演化为“洲”字。
  明洪武四年(年),明太祖朱元璋做出一个重大决策:废山后诸州县,改为卫地。山后,指燕山以北地区;卫地,指不设州县而设卫所的地区。这次撤销的州县,包括位于今于承德一带和今张家口宣化以北的各个州县。于是,兴州被撤消了。大将*徐达负责将山北各州县所有老百姓迁往燕山以南。兴州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拔锅起灶,收拾家当,扶老携幼,告别故土。浩浩荡荡的移民潮,涌进古北口,被分散安置在北平(今北京)以南各州县。
  据介绍,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承德城西滦平县大屯(满族)乡兴州村。占地面积平方米。兴州城地处交通要冲,是金代的*事重镇。城址为长方形,城墙夯筑,北城墙东西两端建有翼墙,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城内曾出土大量砖、瓦等建材和生活用品。占地面积平方米。地处交通要冲,是金代的*事重镇。城址为长方形,城墙夯筑,北城墙东西两端建有翼墙,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城内曾出土大量砖、瓦等建材和生活用品。
  进入兴州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座废弃的门廊柱基一字排开,并列于门前,上面粗糙的刻有龙鳞、水纹和荷花模样的纹理,中有凹槽,据说是安插门柱所用。进入大门,是一块刻有“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州行宫”字样的石碑。
  有学者在研究“明初移民保定的小兴州人”时就已经指出:“明初,随着元顺帝逃住大漠的蒙古人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时刻想策马南下,这对明帝国的北部边境造成巨大压力。针对这一情形,徐达在屯积大*抵抗蒙古人的同时,实行了移塞外边民入内的空边*策,即把元代沿边的山后之民称为降民多次迁入内地,散处于汉人之中,以达到分而治之的效果,同时又将一批土著人口征入*伍。从洪武四年()开始,明*府又实行迁降民于北平屯戍的*策,所谓屯戍即为*屯。洪武七年(),朱元璋又下令将塞外夷民全部迁入内地,从此塞外民籍人口基本上无存。前面所谈到的山后移民即是此时被迁往保定府的,但洪武二十六年()之前由*府组织的迁民均获得当地户籍,永乐年间又重新编审过社屯,洪武移民可能已编人了土著民社,故在以后的自然村中很难看到当时山后民籍移民包括小兴州人的痕迹,有记载者多为大宁都司内撤时随迁的小兴州*籍人口。

往期文章:五百年前是一家--增庄昊天寺碑文解读(一)

五百年前是一家二----昊天寺碑文解读(二)

五百年前是一家三——昊天寺碑文解读(三)家族名人的印记

老凌读书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