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安的年轻人,别让房子杀了你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 http://m.39.net/pf/a_4784108.html

“一想到房市,我就陷入到一种浑身瘫软的状态,根本没有心思想房事。”

这句够俗却也够到位的自我调侃在网上传为经典,因为它激发了无数人的共鸣和心悸。

如果只是个房子,其实大家不会多么想去买。但当房子捆绑上户口、优质教育的机会、社会地位甚至暴富机会的时候,大家就很难下定决心不去买了。

电视剧《蜗居》热播的时候是年,在那之前房价已经涨了好几年;在那之后,人们与房价的“抗战”又快八年了。房价还在涨,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买房,尤其是大城市里的房子,目前应该算是大多数人最实际、最无止境的需求了。而这些房子,也几乎成了社会资本的唯一参考系。

但在跃跃欲试涌进买房大*、或捶胸顿足后悔没有早些下手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严肃的事实——房子有没有可能让你输掉一生?

01

吴晓波在《90后就别买京沪深的房子了》的文章中算了一笔账。

如果你购买一套价值万元的房子,向银行做七成、三十年按揭,月均还款元。如果做五成、三十年按揭,月均还款元。

首付的万元或万元,足以压垮全国90%的父母。

而在未来的三十年里,背负月均还款3.7万元到2.6万元,对于90%的90后而言,都恐怕是一个了无生活质量及乐趣的人生。

所以到今天,不是你拒绝买房,而是你不应该再买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子了。

文中吴晓波称,这是他第一次建议同学们不要买房。

名为Carrie的网友感叹:想想也是,本人马上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一枚,如果工资只有-的话(西部差不多就这点工资),买套房子简直要一辈子才能还完。这是个极其沉重又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吴晓波和这位网友共同切中的一点,正是窥测中国楼市某些奥秘的好角度——“房价收入比”。最残酷和直观的是按月工资的“房价收入比”,因为它是用你整个职业生涯的收入的来“比拼”房价。

也许一开始你是全款买房很难,后来就会变成凑首付很难,然后可能还月供都很难,再然后......可能就没有然后了吧。

02

不买京沪深的房子,并不意味着逃离京沪深。超级大都市的房子,与外地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无关。但那里仍然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是梦想野蛮生长的伟大而邪恶的容器。

还记得《应谐录》里的那个故事吗——一个盲人过桥,失足,抱住桥柱大喊救命,路过的和尚说,桥下并没有水,“放下是实地”。

京沪深的房子就是那根“桥柱”,它不决定你的价值、未来和生死,人生无比辽阔,放下即是实地。

况且,买房竟然成了梦想?那人生该有多惨淡?

也许你会说,别的不管,单是“没房子女朋友就娶不到手”这一点就足以致命。

需要想清楚的是,为了想要谈恋爱和走入婚姻,耗尽精力,搭进父母全部积蓄去买房,是一件值得的事情吗?房子真的是婚姻的刚需吗?

刚性需求是有条件的,当刚性需求被上涨过快的房价破坏后,这个刚性需求就成了弹性需求。婚姻不是套牢,更不是套个房。

把想要贷款买房的心,好好用来经营自己,好好用来寻找更好的爱情,也许才是当务之急。

作为年轻人更应清楚的是,除了房子和爱情,世界上还有好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啊!

网友小叭的诉苦带出了“买房还是创业”的话题:我一个人,背着房贷。不敢失业,不敢创业。每个月要担心着房贷。计算着存款。总是告诉自己,以后都会好起来的。感觉有点被房贷磨光了激情。

被房贷磨光激情的肯定远不止他一个。

03

大家奔去雄安抢房的时候,朋友圈出现这样一句话:年深圳特区成立,无数人失眠,想着如何去大干一场;年雄安特区成立,无数人又失眠了,想着怎么去炒一套房。

如今,你有万、万,甚至万,是投资创业,还是买房子?还是做其它?这不是道简单的选择题,因为世界上有一个叫做“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的东西。

曾经有一个腾讯元老级人物辞职创业,将价值连城的腾讯股份折现作为启动资金,创业获得收益后买了辆不错的车,自己本来还挺高兴,其他同在腾讯的朋友却说:“一番奋斗只买了一台车,如果还是保留腾讯股份,你现在都可以买一架飞机了。”

在全国多城市连夜发布限购令的前不久,礼物说创始人温城辉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