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蓟(今北京城西南)。文安地属幽州燕国。战国时代,韩、赵、魏分晋自立为诸侯国后,文安地属赵国。
秦并六国统一华夏,把全国分成36郡,文安地属巨鹿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
西汉高祖五年(前)置文安县,当时的县治在今大柳河东侧(遗迹已堙没)。属渤海郡(在浮阳,今河北沧县东南)。明代郭子章所撰《郡县释名》载:(文安县)“以文安潭名,潭在县北一十五里。”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大业七年()炀帝征高丽经此,以其地处三河合流之处,诏令割文安、平舒二县置丰利县。县治设在今文安县城,属河间郡(今文安县城战国时已形成村落,名为“太阳”)。
唐贞观元年(),以丰利、文安两县相近,遂省丰利入文安,县治由柳河东侧迁至原丰利县城。此即文安县城之始。从唐朝初期至中华民国时期,虽朝代更替,州、郡有别,文安县治驻地始终未变。
民国元年(),文安县属直隶省顺天府。民国三年,撤消顺天府,置津海道,文安县属直隶省津海道(治所在今天津市)。民国十七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文安县属河北省津海道。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5月文安县抗日民主*府成立。
河北疫情最近几天持续走低,整体向好。为此,石家庄防疫开始转向,由全城一律封闭转向具体区域具体对待。
在昨晚发布的通告中,石家庄决定藁城、新乐等重点区域继续执行现行管控措施,正定、裕华区等按高风险区管理,晋州、灵寿等众多低风险区开始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河北省副省长徐建培分析当前形势时表示,虽然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疫情并没有完全见底,仍存在不确定性和传播风险。
看来石家庄全面恢复正常还需时日,年前恐怕松不了管控这根弦。
那么,雄安(文安也是低风险地区,编者注)等国内低风险区年前返乡人员该怎么办呢?部分人员已决定不回了,但依然决定回乡的人究竟该如何准备以及配合当地防疫工作呢?
为保障公众过个健康平安的“安全”年,此前国务院发布了一个方案——《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但因方案较为笼统,很多人读完不知所措。
为此,国家卫健委今天专门作出了进一步解释——这已是针对此方案进行的第二次解释。
1、方案规定的持核酸检测证明回乡,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国家卫健委明确表示,为做好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自下发之日开始执行。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从1月28日春运开始后实施,至3月8日春运结束后截止。
2、方案规定“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后不需要隔离,但需要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那是不是返回城市就不要落实14天居家健康监测?
国家卫健委明确表示,方案所指返乡人员是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需要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并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返回城市人员需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
3、方案中提到的居家监测与隔离有什么区别?
国家卫健委表示,居家健康监测要求做好体温、症状监测,非必要不外出。如果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医院就诊。
而居家隔离则要求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单独居住,不能外出。
4、如果在1月28日前返乡,是不是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不需要做核酸检测?
国家卫健委表示,1月28日春运开始后返乡人员须在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1月28日之前返乡人员是否需核酸检测以目的地要求为准。
5、方案中提出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意思?
国家卫健委表示,网格化管理是指将农村划分为若干网格,村委会人员、乡村医生和民警等各方力量,以网格为单位,分片包干,对返乡人员做好摸排登记、健康监测、宣传教育等工作。
以上是今天国家卫健委针对方案作出的第二次解释,此前国务院出台《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梳理给大家:
1、各地春节期间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控庙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活动,减少农村集市规模和频次,控制人流量。落实好宗教活动及场所管控要求,从严从紧执行疫情防控规定。
2、居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宣传和倡导移风易俗,劝导农民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活动,规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批,并由村委会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3、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各乡镇(街道)、行*村(居委会)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4、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工作人员、农村需排查和协查人员等纳入“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开展核酸检测。
5、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留观患者的同时,2小时内报告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采集样本和送检,并协助做好转诊等工作。
6、农村药店发现购买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的患者后2小时内报告乡镇卫生院。
这个方案出台后,社会对其实际执行的可操作性提出了很多疑问,比如究竟什么叫返乡?比如从保定到安新算不算返乡?从雄县到容城要不要核酸检测?类似疑问五花八门,为此国家卫健委前天做了第一次解释,我也一并给大家归纳如下:
1、方案所指“返乡人员”包括哪些人群,什么样的人是“返乡人员”?
国家卫健委表示,方案所指返乡人员是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主要包括:一是跨省份返乡人员;二是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三是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
2、返乡前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何获得?
国家卫健委表示,返乡人员可在出发地或目的地的任意一家有核酸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凭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返回农村地区。
3、谁负责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国家卫健委称,返乡人员返乡前应告知当地村委会,返乡后由村委会查验其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这一条制定的其实并不太现实,人都到了村子里边了,查验起来的意义就不大了。目前我看到的实际情况是高速口及关键路口的工作人员在查验,这是符合实际的)
4、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后是否需要隔离?
国家卫健委表示,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后不需要隔离,但需要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做好体温、症状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并在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返乡不满14天的,以实际返乡时间落实居家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要求。
以上便是针对国务院出台的方案,国家卫健委做的两次解释。不过,目前就我所知,国家要求的7天检测证明在各地执行中有进一步加强,很多地方改成了3天内的核酸检测证明。
因此,我建议决定回来的老乡们,早些跟目的地的村子或社区通个话,问清楚是怎么要求的,省的慌张。
这也要求我们的基层人员务必统一口径,不能张三一个说法,李四一个说法,王二麻子还有第三个说法,老百姓就蒙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