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06.html很多朋友常年受鼻炎困扰,也有很多朋友向我们寻求鼻炎治愈方法,曾经搜集了很多治疗鼻炎的验方和妙招,此次在这里做一个集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鼻炎和体质紧密相关,而体质又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
1
鼻炎是怎么得的?
鼻炎起初大部分都是寒邪导致的,时间长了,它就会入里化热,所以,鼻炎有两种情况:一为寒,一为热。有时寒邪在体内停留很久,这种邪气与人体正气共存的情况,往往是因为人体正气不足,不能驱邪外出,结果双方谁也不能战胜另一方,就形成了共存的局面。
但是每当气候变化,天气骤然变冷,保护不及时,使得本来的平衡被打破,于是鼻涕横流,喷嚏不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鼻炎又犯了。”
《内经》“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过敏性鼻炎的典型表现就是喷嚏连连。常有患者向我倾诉:我打喷嚏打的都要虚脱了,打的都尿裤子了。
如果喷嚏连连,经久不愈,那你是肾虚了。仅抗过敏是不够的,补肾才是根本途径。
*元御是乾隆皇帝的御医,他认为鼻炎是身体阴阳失调造成的气机升降失调。治疗时强调升降气机,排除寒邪;徐文兵老师在《*帝内经四季养生法》中提到了花粉过敏症,也是因为体内素留的风寒湿邪,趁着春季阳气生发之时,向外宣散的表现。
所以越是鼻炎发作的时候,越不能使身体感受寒邪,清凉苦寒的药不可取。
2
哪些方法治鼻炎?
曾经搜集了很多治疗鼻炎的验方和妙招,此次在这里做一个集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芳香通窍:
鼻炎枕方
辛荑花克,藿香克,佩兰克,白芷克,细辛10克。一料,共捣碎,做枕头睡觉。
此方辛温通窍,研碎作枕头,可于睡眠中帮助通畅鼻窍,且味道芳香,既能治病,又方便实用。平时经常晒一下枕头,保持药粉干松,可一直使用。
鼻炎自治外贴方法
处方:辛夷(取心去壳)30克、豆蔻仁30克、川*连60克。
用法:将上药研为细末,装瓶备用,勿泄气、以消*药棉加药末3克塞入患侧鼻孔中。每天用五小时以上,一天换药一次。请转给您身边患鼻炎的朋友吧!
闻香解鼻炎
已经得了鼻炎了,怎么办?做个美丽的香袋吧。香袋佩挂在胸前,可以免除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
放入由细辛3g、牙皂3g、川芎3g、苍耳子3g、辛夷3g,这5味中药共研的细末,10天换一次。经常闻一闻轻柔的香草气息,有助于醒神通窍。
温通气血
艾灸百会治鼻炎
得了过敏性鼻炎不好受,可以用艾条艾灸百会治疗。
方法是:左手食指和中指分开,放在百会穴两侧,右手拿点燃的艾条,距离百会穴3cm~5cm,艾灸。每次10~15分钟,每天一次。同时配合揉迎香穴,口禾髎,揉耳后高骨,掐合谷穴。久久有效。
手三里治疗过敏性鼻炎
对于体内素有寒邪的人,大肠经上的手三里,温通气血的效果比较好,大肠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按揉手三里,可以补充气血,使血很充沛地输布全身,从而温煦身体,驱赶寒邪。
补肾宁心
五味子茶——过敏的天敌
五味子,兼具酸咸苦辛甘,养五脏,补虚劳,生津止渴,治风消食,为药中上品。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肠炎、过敏性哮喘的人,不妨常喝五味子茶:每天冲泡15克,以一周为一个疗程,看看疗效。
敷涌泉,治鼻炎
鼻炎反复发作,试一下中医的“上病下治”
做法:大*20克,吴茱萸20克,共研细末,加入适量陈醋调为糊状。
每晚睡前热水泡脚后,各取2克药糊,敷于双脚涌泉穴,胶布固定。第二天清晨揭去,你会发现起床就开始的喷嚏减少了,连用1周症状会大为减轻。
急症治疗
过敏性鼻炎就揉天府穴
不停地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子堵塞等症状让过敏性鼻炎患者难以承受。快来按揉一下天府穴吧。天府穴在肺经上,您举起胳膊,靠近鼻子,鼻子碰到的位置就是天府穴。很好找也很实用。
穴位趣谈之素髎穴
素髎,在鼻尖正中央处。素,古指白色生绢,此指穴位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水气;髎,孔隙也。素髎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液化而降。
此穴对过敏性鼻炎效果不错,拇食指对掐,发酸欲流眼泪为得气,立马通气!要经常用清水清洗鼻腔,保持清洁也很重要。
芝麻油缓解鼻炎症状
天气干燥、睡眠不好、过度劳累等,均可引起鼻腔干燥、充血、头疼等慢性鼻炎症状。此时可用消*棉球蘸芝麻油涂在鼻腔患内,一般一次即可见效,两次症状全消。
民间验方
简易按摩治鼻炎
一位前辈传授了一种简单的按摩方法,对慢性鼻炎效果很好:双手拇指并排屈曲,用突起的第一节拇指关节同时按压印堂穴,转圈揉按5、6下,再分开左右顺着鼻梁双侧向下,至迎香穴,在迎香穴处揉按5、6下。此为第一次,可早晚各按50次,坚持一年,鼻炎可大为好转。
慢性鼻炎的民间偏方
少时患慢性鼻炎打针吃药半年未愈,后来家父用苍耳籽油给我滴鼻,一个月就好了。苍耳子50粒炒*去杂质,香油一两,用铜勺或铜锅(铝制品或不锈钢无效)放油炸至苍耳色*,去苍耳取油入消*干净小瓶中备用。用棉签蘸油涂鼻腔内,一日5-6次。密封保存有效期三个月。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