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岁月钩沉我的二姐 [复制链接]

1#

文/蔡传芳

二姐在我们姊妹六个中排行第四,她活泼开朗,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和她在一起,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她不仅气质好而且毅力顽强。听母亲说,二姐出生时正赶上大荒年,家家户户都吃不饱饭,母亲没有奶水,全靠着打面糊和熬米汤喂养她。所幸的是,二姐平安地度过了饥荒,健健康康地长大了。

我们下放到农村时,遇到了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大大降低,交完公粮后,已经所剩无几了,贫苦农民只好打野菜充饥,稍不留意就会中*。记得我们生产队有一对母女,因误食了*菌菇而身亡。还记得有一种能做成豆腐的叶子,大伙把这种叶子叫做“神仙叶”,用神仙叶做出来的豆腐晶莹剔透,柔软滑嫩,没少救大伙的命,人们就把它叫作“神仙豆腐”。有一回,我们错把别的树叶当成了“神仙叶”,全家人吃了上吐下泻,所幸的是*性不大,很快就康复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二姐从小就很懂事。农忙时母亲终日在田间劳作,二姐就帮着家里干活,做饭洗衣打猪草,还要照看三哥和我。二姐那时候个子矮,做饭洗碗都得踩着一个小板凳才能够得着锅台。记得有一次母亲去县城看望奶奶,走了一周,家里只剩下父亲和我们几个孩子,父亲清早就要去生产队劳动,很晚才能回来,我们三个都非常害怕,二姐就小大人似的紧紧的搂着三哥和我,直到听见父亲的敲门声才放下心来。

二姐积极向上,勤奋好学。我们搬回县城后,由于学习进度跟不上,二姐熬更守夜,硬是把落下的课程全都补上去了,而且数学成绩优秀,还被选为了数学课代表。

二姐身上有一种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那时过年图个吉利,家家户户都会买上好多豆腐,我家在城里,豆腐坊远在上河街尾,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去排队才能买上。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的冷,二姐和我拿着竹篮早上四点就出发了,到了豆腐坊一看,买豆腐的人早已排成了长龙,我们就那样等着,等着,等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俩的手和脚早已冻得麻木了,脸也被冻得通红,二姐一手牵着眼泪汪汪的我,一手提着买好的豆腐,一瘸一拐地回了家。

我们搬到县城的第二年就准备盖新房了,为了省工省钱,全家人齐心协力地干活。每到周末,二姐就带领着三哥和我到石板场捡石头,再一担一担的挑回来砸成小块铺地面用,那弯弯的扁担把二姐弱小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二姐是个颇有主见,独立性很强的人。大姐结婚早又住在农村,每年的寒暑假,二姐都带着三哥和我坐几个站的火车,再走十几里的山路去看望大姐。二姐一路走还一路背诵着英语单词,受她的影响,上学时我对英语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遗憾的是,一直奋发向上的二姐高考成绩以几分之差错过了她的大学梦,因为家境不好,二姐没有复读,而是选择做了一名英语代课老师。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那一年,二姐的工作爱情双丰收,她如愿以偿地转为了公办教师,还遇到了她人生中的另一半,我的二姐夫。二姐夫是一位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退伍*人,在乡*府工作。他不仅高大魁梧,英俊潇洒,还有一手的好厨艺。他们俩一见倾心,不久便喜结良缘。如今的二姐生活得欢天喜地,外甥女在西安就读大学。二姐的事业也蒸蒸日上,不仅在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还兼任学校的工会主席一职。

二姐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几十年来她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毕业生。她对学生既和蔼又严厉,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蔡麻麻”。

二姐品德高尚,充满了爱心和孝心。那时我和三哥都在上学,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二姐刚参加工作工资也不高,可她每月都会把工资交给母亲补贴家用,结婚后依旧拿出一半的工资给家里,直到三哥和我都能出来工作。我一个人离家远,母亲的晚年生活都是有哥姐们轮流照顾,二姐工作忙,饮食上也是马马虎虎,只有周末了二姐夫回到家才可以好好的改善一下。可是只要母亲住到她那儿,不管多忙多累,她也要腾出时间为母亲做可口的饭菜,照顾她的起居。对待婆婆,二姐更是孝心满满,把婆婆妈当亲妈,给婆婆洗脚洗澡,不厌其烦。

二姐是最关心呵护我的人。我到外地上学时,她和二姐夫特意准备了一桌子饭菜为我送行,二姐夫还把他在部队上发的*被作为礼物送给了我。在我求学的第二年,他们俩又为我贷款及时的帮助我完成了学业。

如今,二姐依然挂念着远在外地的我,为了让我保养身体,给我邮来了阿胶;知道我舍不得为自己买首饰,又专门从老家买了绿松石项链和手镯给我。去年我回到家乡时,她还特意为我做了一枚绿松石戒指。二姐夫知道我爱人喜欢古玩,也常常把他的藏品分享给我们。

回首往事,有笑有泪。岁月如歌,我们的姐妹情谊如酒。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二姐说,为了今生的这次相遇,她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才换来上天馈赠于我们的这一世的姐妹情缘。

二姐,如果有来生,我做姐来你做妹,让我好好地报答你。

作者简介:

蔡传芳,笔名倾听雨落,生于年,陕西安康人,现居河北文安左各庄。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廊坊市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文安县作家协会会员,安康市汉滨区作家协会会员。喜好文字,作品散见于《河北农民报》,《廊坊都市报》,《廊坊文学》,《燕赵诗词》,《沃野》,《你我她》,《中国微型诗》,《长江诗歌》等报刊杂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