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在这个春夏交替的季节,在乡村小路上漫步,一幅幅乡村美景展现眼前:美观大方的民房外墙、错落有致的绿色景观、居民休闲娱乐的活动广场、干净整洁的水泥公路、硕果累累的田间农作物……村民纷纷点赞: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蜕变,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示范区实现“质高民乐”
“今年,我们种植的樱桃有美早、红灯、先锋、佳红等8个品种。”5月5日,走进香河县安平镇太平庄村溪香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栋栋大棚排列有序,棚内果实累累,成片的樱桃树上挂满了果实。年,合作社收入近万元。品种的增加,收入的提高,坚定了种植户顾士仁要把樱桃产业做大做强、实现提质增效的信心,“近几年,合作社得到了香河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现有种植面积亩,其中大棚40余亩,共种植樱桃树棵,以观光采摘为主。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管护措施,邀请技术员进行指导,全力打造精品樱桃基地。”顾士仁说。
近年来,香河县大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突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两轮牵引驱动,强基础、兴产业、广治理,努力创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亮点。目前,示范区谋划确定建设项目20个,已经完成16个,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
据了解,全市持续推进10个市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项目建设。下达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专项资金万元,支持大厂、固安和香河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目前,全市各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示范区已建成项目个,占总谋划项目的82.72%,累计完成投资97.4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额的85.21%。组织推荐三河市、大城县申报创建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美在农家”绘就新画卷
走进文安县德归镇王黄甫村,硬化的水泥公路穿村而过,满目苍翠、绿树参天,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水、电、路、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全部完善,村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农机聚集存放。
去年,我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研究制定《年廊坊市村庄清洁行动专项工作方案》《廊坊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月”实施方案》《廊坊市年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明确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将年确定为“厕所革命质量年”,高质量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全年完成厕所改造13.5万座,超额完成省定8.26万座的年度任务。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完善农村垃圾治理监管机制。安次、霸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经投入使用,三河、香河、固安、大城、文安5县(市)项目建设已经开工。全面开展村容村貌提升,全市完成绿化2.02万亩,新装更换维修路灯1.14万盏。围绕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目标,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农村污水治理试点覆盖范围。年度,我市此项工作被河北省人居办评为先进。
“空心村”完美蝶变百姓喜笑颜开
在三河市高楼镇后车坊村一间间田园民宿整齐排列,一片片整齐的大棚生机勃发,一处处复垦的农田绿意盎然,一位位百姓喜笑颜开……昔日的“空心村”,悄然发生着蜕变。
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我市深入推进“空心村”治理不仅让“老去”的村庄焕发出了新生机,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充满创新性的鲜活样本。
如今,走进大城县臧屯镇臧庄子村,村内老房子遗留的残垣断壁不复存在,大坑、臭水沟已回填绿化。其中,占地十余亩的村民活动广场尤为抢眼,各种健身器材分列其中,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去年,我市组织召开全市“空心村”治理推进工作暨领导小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空心村”治理工作明确责任目标,制定印发《“空心村”治理工程实施方案》(23项民心工程),指导工作推进。年,全市空置率30%以上的78个“空心村”基本完成治理任务。其中,列入省市民心工程空置率50%以上的3个“空心村”完成投资万元,硬化进村道路延米,拆除危房、残垣断壁及私搭乱建15处。
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我市呈现出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新图景,广大农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本文来源:廊坊日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