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任丘市乡镇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
右图为调研队在任丘鄚州镇*府门前合影留念
特别感谢鄚州镇王海良同志对本次调研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武汉大学刘子丹同学和北京邮电大学邹徳奇同学在本次调研中的辛勤工作。
1
主要内容
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在经济领域呈现出城市现代产业与农村传统产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在21世纪有了新的内涵。在河北任丘、文安等地,乡镇工业的发展异*突起,其发展历程是先从农村开始发展工业,在产业集聚形成后逐渐进行产业升级,最后扩张到县城的开发园区,对广大农村地区的产业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重点扶持。这也是乡镇工业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才有了园区的发展。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二元并存的局面继续存在,而且乡镇工业不再是落后工业的代名词,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贸易市场,都有着不凡的表现,甚至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在互补的基础上,出现了高度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并不仅仅是建立在城乡工业之间合理分工、产业合理错位及城乡工业产业一体的基础上,而是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经验困惑:乡镇工业在简单重复模仿城市工业,这使得城乡工业之间的相似性没有下降,反而出现愈来愈高的局面,这显示了我国城市工业和乡镇工业之间结构不能仅仅以不合理性或城乡关系的不协调性来概括。
随着近现代以来民族工业的发展,河北省任丘以其独特的交通、位置等区位优势快速成长为河北省乡镇企业发展的排头兵。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表明了在21世纪乡镇工业依然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与城市大工业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任丘自改革开放以后,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任丘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县大变成一个令人敬畏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成为沧州市乃至全国个别产业制造中心;年任丘市在河北省直管县(市)中,综合排名第一位。在河北省个县(市)中排名4位。如何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呢?
2
任丘乡镇工业的发展历程
纵观任丘与文安的乡镇工业发展历程,根据实地调研获得的信息,对其发展中的共同点进行概括,阐述其工业化是如何起步的,对于理解乡镇工业的历史进程是必要的环节。本文认为任丘与文安的乡镇工业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从乡镇集体企业中分离出来进行创业的工业化路径
在文安和任丘的调研中发现,两地的产业更多是本地人发展起来的,外部产业转移到本地区的很少。文安与任丘两地的大小企业家通过努力完成初始资本积累,不断拓展市场,另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随着几家核心的、重要的企业的发展,产业的上下游逐步发展起来,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生产也密切起来,逐渐在区域内形成产业带。
(二)乡村经济能人创业带动村庄及乡镇工业发展
在调研支队对任丘乡镇工业的走访过程中,任丘“先富带后富”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给调研支队留下了深刻印象。改革开放之后,任丘乡镇工业迎来了发展的*策优惠期,一系列减免税收、招商引资等*策逐渐自上而下进入到乡村,部分消息灵通、具有经济头脑或者受过较高教育的村民看到了商机,开始着手开办小作坊。
(三)小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在调研中了解到,此地的工业已经形成小产业集群,小厂给大厂加工零部件,可以足不出镇就完成配套。遍布京津冀区乡镇的小产业集群,这是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也算将来经济转型和地方治理需要直面的客观环境。而地方*府创造条件让市场成长,让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中国基层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特点。
(四)环保管制下的乡镇企业发展
当地企业在环保管制当中有诸多变革,正在经历着转型的阵痛期,通过环保整治,企业逐步向着更高技术含量更低污染的方向变化。随着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一些污染高的企业遭到周围居民的反对和抵制,据悉一家企业已经因为居民的反对上访而被迫搬迁。环境保护整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任丘环保管制总体来说面临着*府与民众的双向压力,资金与技术的双面制衡等问题。
3
任丘乡镇工成功经验的分析
年5月15日沧州市统计局评选出全市40强乡镇,对全市个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这些乡镇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和领头羊地位,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众多亮点。40强乡镇人口占乡镇总人口的28.1%,但其财*收入占到了全部乡镇财*收入的75.5%,人均财*收入元,是所有乡镇平均水平的2.7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到42.3%。40强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其中,任丘有三个乡镇入围40强,任丘的永丰路办事处、西环路办事处、北辛庄乡位列其中。
(一)乡镇工业发展的资源禀赋
乡镇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丰富又低成本的产业工人,而这些产业工人又具有低成本劳动力的特点。
任丘具有悠久的商业传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当地丰富又低成本的产业后备工人,三个优势的叠加使得该地区的发展更具有潜力。产业工人的积淀是助推工业化发展的最大动力之一。
任丘市乡村人口参与第一二产业的人数(单位:万人)
从图中可以看出,任丘市乡村人口参与第一产业的人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在年左右降幅最大,之后呈现缓慢下降态势。而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上升幅度较大,这与任丘乡镇工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吻合,乡镇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逐渐增强。
乡村从业人员与乡村人口趋势图(单位:万人)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乡村从业人员数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多数乡村的劳动力都是就地解决就业,为发展当地经济贡献了劳动力资源。
任丘市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元/人)
工业化始终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条主线。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上亿农民以低成本的方式进入了工业部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2]任丘各个乡镇的工业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得本市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很少。这也表明,低成本是工业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过这主要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尤其是这些企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或者利润不好的阶段。中国乡镇工业的发展的有利环境,还包括土地价格低以及税收优惠。任丘的产业工人在本地区或者本村工作,因此不需要住房,这也为企业的成本开支减轻了负担。
(二)制度红利促进乡镇工业发展
1.企业未批先建适应了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加大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任丘市*府默许了企业建厂和园区建设的占地问题,即所谓的“未批先建”,之后等有了指标再审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土地*策监管力度不够大,土地审批流程较为复杂,很多地区工业用土地指标较少,这些原因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实际建厂用地与可用地指标之间的矛盾。上述做法有力保证了任丘市内各个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地的发展。一个地区的发展与人民自身的才智品质有关,与环境资源地理位置有关,更与当地*府的前瞻性判断和*治勇气有关,任丘市*府的改革和创新注定了这座城市会有不同凡响的发展。
2.财*管理体制对乡镇工业发展初期的刺激作用
在原先财*包干体制下,干部的积极性比较大,为本地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治上的激励,也就是那个时候,任丘乡镇企业的发展可谓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为本地工业化推进奠定了基础。不过财*包干制的负面作用较大,财*包干制助长了地区封锁、市场分割、投资膨胀、重复建设和超额分配等弊端。
3.官员升迁激励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一方面借干部人事的“下管一级”体制,通过纵向问责,监督考核官员,充分贯彻上级*府意志,维持中央—地方*策统一;另一方面通过以“经济绩效”为标准的“*治锦标赛”,最大限度地调动官员积极性,将原有的**干部,转化为服务发展的管理精英。由此形成的“国家能力”,为落实“产业*策”提供制度保障。而官员升迁去向决定了本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以及上级对本地区的重视。在调研中了解到,任丘市历任市委书记中,除了这一届市委书记是由市长升任外,其余多数都是沧州市指派的,并且现任沧州市委副书记兼任任丘市委书记。看待一个城市的发展,根据其城市主要*府官员的行*级别就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重要性。
任丘官员通常是由沧州市指派,而且级别较高。这说明一来河北省对任丘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比较重视,二来通过任丘乡镇企业这样一个农村地区相对活力充足的经济实体,带动河北工业繁荣发展,其带来的*治效益给地方官员以长足的激励。除此之外,任丘市具备了中等城市领导干部所拥有的系统、整体、长远、宏观的思考方式。
(三)企业家群体的行动
诸多企业聚在一起,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企业经营者之间或茶余饭后或会议室内的深入交流,不仅有利于无形之中互相学习生产经验,沟通先进技术的操作方法和获得渠道,还有利于分享和借鉴管理经验,总结类似企业的发展经验的应该规避的风险,从而降低管理成本。通过企业家的锐意进取和互相学习,这些乡镇工业在管理层面保持了血液的鲜活,思想的进步,绕开了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富不过三代”的乡村企业发展问题。
(四)产业*策对乡镇工业发展的助推
任丘市*府对民营企业做出很多优惠措施和支持性*策。以税收*策为例,由于任丘有两家国有企业,两个纳税大户极大地缓解了地方税务压力,*府在税收*策上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优惠,减免部分税项,以所谓的“放水养鱼”*策鼓励民营企业的自身建设发展。
在产业园区建设上,石门桥镇建立了工业园区(两个工业园区分别位于付家村和马村),园区内引进企业,同时保证园区内企业发展规范化、标准化,形成较好的区域协同作用。园区内部的产业集聚,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加强信息、技术的交流和沟通,形成集群优势,对于乡镇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和经营具有重要作用。产业园区的建设,更是*策产业*策的直接体现和实地应用。
文安县产业园区及其定位
文安县以六大园区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城镇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二五”期间,以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布局的建设为要求,优化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关联度较强的企业集群布局,推进集聚化发展;另外,积极推进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实现规模化发展。
任丘市各乡镇重点支持的特色产业及发展定位
从任丘和文安的发展经验来看,地方*府的有力支持体现在,*府在产业集群表现出一定发展潜力的中后期阶段给予支持,这种支持是多层面的,但是通常集中在为企业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市场失灵”或具有“外部性”的相关领域,*府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规章制度、质量保证和标准设定,技术、技能和创新支持,优惠*策和资金支持。
任丘市、文安县人民*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词频分析
任丘市人民*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关键词词频趋势图(单位:次)
从上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同样的关键词,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出现的频次差距较大,在体现*府引导或者*府作用的关键词上,如产业、园区、改革、*策、转型、补贴等关键词上,出现频次差距较大,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这几个关键词强调的更多,集聚一词出现的频次差距也较大;而二个五年规划之间的时间里,任丘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府在经济转型的关口任务更加艰巨。年任丘市*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通过培育石油化工、铝型材、摩托车、铁路机车及电器配件、石油钻采设备及石化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要在任丘市形成了“一大多强”的产业体系。任丘市被命名为“中国铝型材产业基地”和“中国三轮摩托车产业基地”。这突出了*府在产业发展及产业集聚方面的作用。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在任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产业一次出现频次高达次,任丘市强调以形成产业要素集聚,进一步发挥集聚带来的效益,突出集聚发展,放大集聚和规模效应。产业*策的一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对园区的扶持或者倾斜上体现。“改革”关键词在《规划纲要》中涉及多个方面,在经济体制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治理“散乱污”是其体现。在“优势”关键词涉及的内容中,《规划纲要》认为,经济增长长期依赖的传统产业增长空间正在全面收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快速丧失,投资的内在动力正在逐步弱化。这表明,低成本工业化的优势不再明显。不过纲要认为,区位优势和淀边(白洋淀)生态优势还有待挖掘,还有潜力;努力探索出一条县域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之路,打造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国家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行区;这些任务是任丘市委市*府需要重视的。以当前情况来看,任丘产业基础有一定优势,目前在功能互补、产业协调上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和发展历史。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正在培育壮大。“优势”关键词中提到,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务融资工具。在调研中也得到证实,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升级等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而现有的商业银行金融体系不一定能满足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此次《规划纲要》强调,要建设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主导带;在产业升级上,提出要使任丘市主城区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
文安县人民*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关键词词频趋势图(单位:次)
在文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键词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十二五规划对于产业、园区、转型的强调较多。自十二五规划制定以来,文安县的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比较视野下的工业化
从国家干预工业化或者扶持工业化的进程来看,中国与殖民地时期的印度有着鲜明的对比。从比较的视野看,尽管印度的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术界曾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印度的工业化取得了成功?为什么印度工业化做得不够好?
在印度成为殖民主义国家的时候,奉行自由放任的*策,这使得经济增长接近于停滞。由于国家效力不足,使得印度的国家干预效果也十分有限,对于印度的工业化的速度和模式带来了负面影响。国家能力与国家愿景之间的关系并非一直处于协调或者相辅相成的状态。
相比之下,中国地方*府在推进工业化的发展当中,保持了一种一以贯之的*治力量,而这种*治力量由地方*委充当,这是其突出特点。对任何类型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而言,这种力量都是相当有必要的,而这一点在殖民时代的印度经济当中是做不到的。
中国的工业化历程堪称赶超的典范,是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立足本国资源禀赋优势,没有好高骛远的一开始就发展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把握了工业化发展每一阶段的特点和精髓。这一观点在任丘乡镇工业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充分证明。
参考文献
[1]沧州市统计局评选出全市40强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