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频繁在各大媒体和知识平台看到北京大学徐凯文副教授在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发表的主题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
这篇演讲中,有一组数据让我感到十分震惊!现引述原文如下:
我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作为一个在高校混迹七年的人,我其实很清楚身边有不少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上述这种情况,但我没做过调研,没想到情况已经这么严重了。
(著名的北大西门)
在讨论其背后的问题之前,我想先讲一段自己的经历。
实话实说,我在高中期间,很长一段时间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理由跟上述同学其实一样:觉得人生没有一点意义!
当时的我虽然没有北大学生那么优秀,但当时的我面临着一个很私密的“信仰(认同)危机”。
具体情况如下。
我从小接受的都是很正统的教育:要做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做“四有”青年,要做爱国爱*爱人民的好公民,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高中(06年)以前的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因为老师是这么讲的,课本上也是这么讲的。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这些东西的,但高中以前的我是很认真严肃地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人生的意义的。
但是,到了高中,我的阅读面变宽了,平日里阅读除了图书馆的书以外,还可以到校门口的报刊亭看各种杂志,到阅览室看各种报纸。而且,最要命的是,开始广泛地接触了互联网(在此之前要上网可不太容易)。
突然面对比初中大好几倍的信息流,我有点慌,也有点受刺激,而且最受刺激的部分就是那些我认为最正统的东西。
受的刺激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同学,突然发现很多同学都不是那么想的,他们并不考虑自己能为国家和社会做什么,而都想着自己以后能发财致富,自己能如何如何……
(2)老师,很多老师开始在课堂上告诫我们,以后不要去做老师什么的,很辛苦,还没钱。有的人老师会在课堂上说*的问题,说现在就是专制,共产主义就是笑话之类的……
教育我的时候,动辄就是:现在你要如何如何,以后你才能上好的大学,上了好的大学就轻松了。或者是:你看看谁谁谁都怎么样,你也应该怎么样,不然你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云云……
总之,是一套套以个人后果为导向的教育思路。
(3)书籍报刊网络,这部分其实是最重要的。在高中以前,我看的书很少,绝大多数都是从老师、同学、学校图书室里借来看的。而且主要集中于历史、*事和文学,对于其他方面的课外书,我知之甚少。所以,一上高一,刚开始接触到这些资源的时候,我很兴奋,认为自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了。
但是,接触了以后呢?先是失望!
原来,共产主义是那副样子;原来,国家过去有那么多黑暗的东西;原来,国家的贪腐、贫富差距和社会危机等问题已经如此严重;原来,过去课本和老师讲的东西,大家都不是真正相信的,过去,他们只是在说说而已……
那个时候,我觉得全世界都无法理解我的失望;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变得有点内向了,尽管后来所有跟我熟悉的人都没觉得我内向。
唯一幸运的是,我所在的学校有全县最大的图书馆。于是,我一头钻进学校的图书馆,去书里寻找我想要的答案。
那个时候,每个人的图书证只能借两本书,而且借期很短。于是,我搜罗了好几个朋友的图书证,每次都借好多*治方面的书,在课堂上偷偷看。后来,我跟图书馆的两个老师都很熟悉了,她们允许我每次超量借书,并在我上了高三之后,偷偷塞给我一把图书馆的钥匙(当然,也因为我曾被锁在里面两次)。
但是,随着阅读和思考的加深,我慢慢开始变得绝望了。(现在想想,其实是读书还不够多。)
因为我看到了更加全面的世界、中国和社会,看到了更无情黑暗的人性,也看到了更无聊的生活……
一切都在冲击我过去的“三观”,终于,在高二下学期开学初,我的“三观”彻底毁了!
我开始抵制考试,抵制家长和老师教育,甚至在课堂上公然否定老师,跟老师争论,跟同学争吵,甚至打架……
那个时候的我,就像一头野兽,认为全世界都充满了骗子,全世界的人都可能是我的敌人。
那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我故意考得很差。但是不幸的是,大家都开始来“围攻”我。
班主任、年段长、副校长、家长、各路亲戚……都开始对我说教,毫无疑问,他们的教育绝大多数都还是以个人的后果为导向的……
说实话,他们的初心是好的,大家都是为了我好,我很明白,我也很感动。但是,他们的说教对我而言,只会加深我的绝望,因为他们真的不懂我是怎么想的,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几乎没什么人真正关心我内心世界在想什么……
反而,他们总是以一贯的逻辑考虑:是不是早恋了?是不是思想滑坡了?是不是跟上坏同学了?
所以,那个期中考试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就开始想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个时候的我,深深地觉得:这个世界既无意义,也很无趣……
(那时,我的世界是黑的)
当然,后面我没有结束我的生命。原因有三:
一是我懒,我一想到死,就觉得得死得体面一些,于是就开始想死的方法,但每一种方法都觉得很麻烦,于是就开始拖延(可见,拖延癌早已晚期):要不明天死也可以,反正要死,不着急;
二是每次在我要去实践的时候,我都会想到一些我爱的亲人,他们是无辜的,我死了,似乎对他们是最大伤害,那样岂不是成罪人了,会下地狱的(那时候我还有点信佛)……
三是我看了两本书:(1)于丹《庄子心得》(不推荐),现在,我早都忘了具体内容了,只记得两个词“自我”和“自我实现”,当时也只收获了一点:我要实现自我(现在想想,我得感谢于丹,尽管从消极的庄子那里获得积极的生活观念,也是有点奇怪,也说明我那时候可能把书读歪了);
(2)梁漱溟先生的一个文集《吾生有涯而愿无尽》(当时在校门口地摊上淘的,现已有新版,推荐),从而知道人生有三种态度:逐求、厌离和郑重。看完之后,我明白了一些东西,虽然不是很明白,但已经决定放弃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人还是要郑重地活着并做一些重要的事儿的。
所以说,前两个原因让我一再推迟自己自杀的念头,但第三个原因让我真正放弃了自杀,并且根绝了自杀的念头。
恩,我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了。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完整地公开叙述这段经历,不过我不是要博取什么同情(我也不需要)或者
一位高考状元在一次尝试自杀未遂后这样说到。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这是又一个同学的描述。
多么让人痛心的话啊!一个人一旦陷入到一种无尽地追逐过程的时候,往往就会感到空洞、虚无。因为那样的人,其内心是永远无法获得宁静,永远无法获得确定性的。而幸福呢,恰恰是与此相反的状态:圆满、充实、安宁。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会内心空空如也,以致连自己的心灵和生命都意识不到?又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家长和老师,都想着以结果为导向教育孩子?
我认为,这主要是中国的生存问题还很突出。什么意思呢?
最直接的现象就是:中国大部分的人都还很焦虑,担心自己过不好,担心孩子过不好,担心……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焦虑、这么担心呢?
其实也挺容易理解的,一是过去穷怕了,乱怕了,没有安全感,尤其是一些经历过文革冲击的家长;
二是当下中国社会对于很多家庭而言,还是有很多风险,尤其是中下层的家庭,家里要是有个人生一场大病就可能让整个家庭重新陷入贫困,更何况还有房子、婚姻和教育等“n座大山”;
三是习惯使然,习惯焦虑了,习惯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方式了……
所以,北大的徐副教授将这些问题全归为教育的问题,其实有点冤枉了教育,因为在教育问题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治和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恐怕不是一两年的事儿……
因此,如要尽快治好中国学生(青年)的“空心病”,恐怕还是得多手准备:
(1)寄希望于并尽可能地参与*和国家的改革,希望*和国家能把一些根本性的大问题解决好,给全体民众提供一个更有安全感的社会环境。过去38年的经验已经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的光明大道。
(2)家长和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人,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变化。最重要的是,要培养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生命和心灵的意识,要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个有生命有灵*(心灵)有价值的人,这个价值不需要通过外在的东西去实现,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能力和德性去实现。当然,这个具体说来,就很复杂了。
(3)心理教育、情感教育和生理教育(包括性教育)应该作为学科或者必修的内容开展,过去,我们总是认为这些东西不重要,对于生理教育,则常常是羞于启齿,但是这些教育才是塑造一个人性格、人格的主要因素。
(4)家长和学校都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检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治疗。至于具体如何检查、如何治理,那我就没有发言权了,应该求助于心理学家们。
高中的时候,我在“自我治疗”基本完成之后,还花了两天看了一本成功学的书,内容很一般,但书名仍然记得清清楚楚,就是——《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这本书我不推荐大家读,但是我希望大家能记住这句话: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忠言(zhong_yan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