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近文安璀璨夺目的洼淀文化历史遗迹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是什么样的 http://m.39.net/pf/a_6702244.html

文安历史悠久,古代文明发达。现在的文安洼中,古代地下村落遗址、汉墓群随处可见,遍布全境各个区域。遗址尚存的有汉代文安故城遗址、广陵城宋辽遗址、姜庄子唐王墓、汉墓群遗址、小王东坨子、战国燕南长城、赵郭、张庄、大王东、芦各庄、韩村、赵么、刘么、苏公祠、孟母高台等十几处古代遗址。有乾隆皇帝敕建的淀神祠御制碑、崔家坊皇恩亭御制碑、皇道口牌坊、唐工部尚书张仁宪唐碑、大清河畔永济桥碑、杨六郎拴马的“六郎槐”、王村烈士纪念碑、新镇烈士纪念碑等碑亭遗迹十余处,有大清河边的陈家祠堂、清宁寺、大围河清真寺、辛庄天主教堂、左各庄烈士祠、文安烈士祠、复原的赵王河畔朱何村的龙王庙等庙宇祠堂十几处;宋辽时期的古战场。特别是文安古城,在宋金时期曾是霸州的州治所在,自五代初建到现在,经过历代无数次修缮,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全国保持最完整的县级古城池。

汉墓群宋辽古战道古地道

旧时大清河沿岸五大码头之胜芳、左各庄、苏桥、新镇,作为商品集散地,以水为依托,地理位置都十分重要。

古代码头

左各庄旧时航运繁忙,曾是宋金通商口岸,其因背依大清河,面对文安洼,交通便利,盛产芦苇,农工商业都十分发达,有“铁打的左各庄”美誉。

千年文安洼,历史遗迹绰约多姿、数不胜数,摘其一二、可窥一斑:

望洼楼

望洼楼

据史料记载,乾隆曾四次来文安阅视堤工,每次都有诗作。地方官吏为讨好皇帝,宣扬“皇恩浩荡”,在乾隆登堤望洼处,建了一座“皇恩亭”,又把皇上亲笔书写的三首诗连同诗中的注解刻在石碑上,将石碑安放在“皇恩亭”内,因此“皇恩亭”又名“御书亭”,不过,这都是官称。因为有老儒惊驾、请皇上望洼的传说,当地老百姓都叫它“望洼楼”。星移斗转,岁月更迭。如今“皇恩亭”已不复存在,唯有诗碑犹存,字句尚可辨认。

唐王墓

唐王墓位于文安县龙街乡姜庄子村南、彭各庄村北,俗名“大噶瘩”。据《文安县志》记载,其外形为一高大土丘,封土高出地面5米,长70米,宽60米,表面杂树丛生。墓南为沟,西为白河,东为商周战国遗址。年以前封土南侧尚遗存清光绪二十三年碑石一块,称之为“唐潞墓”。目前,唐王墓土丘仍很高大,但实际尺寸明显不足。墓西有一个大坑,坑长与墓的封土相等,坑内干涸无水;东北角有两洞,一如井,深不见底;一先下后弯,几步即止。南面和西面有三洞,均很浅。由此看来唐王墓被盗可能性不大,保存比较完整。

唐潞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