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河北
一夜暑风入夏来
此时燕赵大地
绿荫遍野,风暖昼长
横塘新荷,花丛蝶忙
或许你还无法出门一探美景
不过不要担心
我们可以“云见面”
将燕赵美景带给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何为江湖?
金庸的江湖是
飞雪连天射*,笑书神侠倚碧鸳
古龙的江湖是
喝最烈的酒,恋最美的人
那河北的江湖是什么呢
现在跟随小编来领略吧
1
永年太极拳
阴阳之间,蕴藏中华民族的武术技艺
邯郸永年县太极文化底蕴丰富,源远流长。这里是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的发源地。杨氏太极拳和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武禹襄都是永年古城人。
该县有70%人口长期练习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历经上百年传承,成为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名播全国,享誉世界。
01
永年杨氏太极拳
永年杨氏太极拳为清道光年间广府杨露禅所创,杨露禅外出学艺18年,悟得各路拳术精髓,创编了式的永年杨氏太极拳。拳传承脉络清晰,历史上名人辈出,海内外广有习练者。
杨氏太极拳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沉稳中带有轻灵,外柔内实,绵绵不断,犹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停顿间断之处。
02
永年武氏太极拳
永年武氏太极拳起源于清道光年间,为河北永年广府东街人武禹襄所创,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武禹襄,酷爱武术,曾同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习练洪拳,后觅得王宗岳《太极拳谱》和一本《太极拳概要图》,经过一招一式的功守练习,达到了身知,创立了武氏太极拳。
武氏太极拳小巧紧凑,形似干枝老梅,却在静中暗含开、合、隐、现,把运力的神意收隐于体内,外示安逸,内固精神,开合转换,渐隐渐现,和杨氏太极拳有着一定的区别。
杨氏太极舒展大方,武氏太极小巧紧凑,两种太极拳均以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见长,被称为“活的雕塑,流动的音乐,体育运动的阳春白雪”。
2
文安八卦掌
以掌代拳行如水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是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自幼尚武,曾游历大江南北,他传艺授徒,他的再传弟子遍及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八卦掌又名“转掌”,以其运动特征为绕圈走转而名。八卦掌是一种把攻防招数和导引方法融合于绕圆走转之中的拳术。它从清朝末叶传世以来,日益受到群众的喜爱,拳技不断发展完善。
八卦掌是以掌法和步伐的变换转行为中心的拳术套路。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
3
深州形意拳
拳法结合道家文化
形意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优秀拳种之一,由心意六合拳演变而来,为衡水市深州李老能所创,传授众多弟子。
形意拳是传统东方哲学思想和医学、导引术及技击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此拳按天地万物化生之理而编,内通脏腑经络、奇经八脉。
深州形意拳是建立在道家学说基础上的一种拳法,独具特色。动作刚柔相兼,明快有力;严密紧凑,整体发力,快速严谨,协调整齐,动作全身贯串,重实用。
4
邢台梅花拳
以文养武、以武济文
梅花拳流行于冀南邢台市广宗、平乡和威县一带,以广宗、平乡两县为主。据《广宗县志》和《平乡县志》记载,梅花拳在明末清初传入当地。它融周易八卦于拳理,化阴阳五行于术中,文武双修,不断发扬光大。梅花拳始创于西周初叶,距今已有两千九百多年历史。组织形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领导武场。文场人员侧重研究儒、道、佛三家学说之精义和《周易》之理的神奇妙用。邢台梅花拳的动作套路朴实大方、威武雄壮,既有表演观赏价值,又有技击制敌的实战功能。梅花拳还以文养武、以武济文,其指导思想和套路均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八卦九宫太极”原理,因此,梅花拳又被誉为“文化拳”。
儿女情长,江湖侠骨
江湖,从未消失
来源
河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