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文安民俗第一馆苏桥大清河人文纪念馆
TUhjnbcbe - 2024/2/4 15:15:00
如何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323/4359077.html

九河下梢,北国江南。带您走进苏桥镇大清河人文纪念馆,了解苏桥的历史,探索苏桥的文化,感受文安洼淀生活!还可以逛集市,品美食,赏非遗,看表演!

苏桥镇志馆

我们首先来到苏桥镇志馆。

据了解,苏桥镇位于文安县北部,“牛角洼”地带,南临赵王新渠,北倚大清河畔,是文安县著名古镇之一。镇域面积.67公顷,耕地面积亩。辖29个行*村,镇*府驻地民生村。

苏桥在汉朝时就形成了村落,原名“八姓庄”。宋嘉祐六年(公元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任文安县主簿,据传曾到“八姓庄”体察民情,劝谏农桑,并在大清河上架木桥一座,使人们往来得济,为彰其德,人们随将“八姓庄”改名“苏家桥”,后简称“苏桥”。该县曾建桥及苏公祠,祠在河北,清代已废。虽云苏公胜迹,其实苏询并未到县任职。苏桥镇年建苏桥乡,年改公社,年改镇。

苏桥镇遗迹众多,比较出名的有皇恩亭、六郎古槐以及永济桥碑。特产苏桥熏鱼远近驰名,因其口感鲜美,深受当地人的青睐。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之父苏洵与文安的渊源可谓深厚。带您走进苏洵纪念馆,来了解和探索苏洵与文安的渊源!

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虽学富五车,却官路不畅。曾写诗自嘲“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北宋嘉祐五年(年),经韩琦推荐,苏洵得以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主簿,这算是他仕宦生涯的顶峰,苏洵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文安这座古城。

关于苏公在文安的事迹,有几则传说。

宋朝时期,传说苏洵任文安主簿时期曾经到过苏桥。他看到文安洼中常年积水,因地制宜,从四川其家乡引进水稻,广为种植。现在苏桥一带仍流传着插秧歌一首:“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只见水中天,六颗秧苗方成初,退后原来是向前。”

他看到大清河两岸的居民来往不便,在苏洵的主持下,在大清河上修建了一座木桥,给两岸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老百姓为了纪念苏洵的功绩,把原来的村民“八姓庄”改为苏家桥。八姓庄也更名为“苏桥”。此外,还在大清河北面的长村街上建了一座苏公祠,世代供奉景仰三苏父子,这里也成为了文安八景之一的“苏公胜迹”。苏公的故事在坊间流传了千载,是文安人民对文化的敬仰,也为文安埋下了千载的文化积淀。

文安地处京畿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在烽火岁月,还是和平年代,文安涌现大批英烈人物。一幕幕慷慨赴义、浴血奋斗的革命场景撼人心魄,一曲曲慷慨壮歌气壮山河,英*铸就了一座座名留青史的精神丰碑!

红色知青馆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红色知青馆,来感受当年的革命场景,缅怀革命先烈!

暗夜古洼燃星火——93年前,廊坊第一个*组织诞生在文安。年7月,中国共产*在上海诞生。此后,共产*在南方领导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此起彼伏,迅猛发展。革命浪潮也翻涌至廊坊一带。在天津等地求学的廊坊籍进步学生,在革命的大潮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道路。

年10月的一天,在大清河南侧的文安县左各庄镇,一场秘密会议在左各庄小学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文安县特别支部(简称中共文安特支)成立。作为廊坊市第一个*组织,中共文安特支成立不到两年,就把星星之火燃烧成了熊熊烈焰。特支负责人王紫树、董在毅领导了廊坊历史上第一次工人罢工斗争,最早唤醒了廊坊人民的阶级觉悟和民族觉悟。

年冬,王紫树、董在毅领导了左各庄脚行工人的罢工斗争,并取得了胜利。这是廊坊历史上中国共产*领导的第一次工人罢工斗争,它显示了*领导工人斗争的力量,扩大了*在劳苦大众中的影响。同时,使农民看到了组织起来的力量,他们纷纷要求加入农会。农会组织得到进一步扩大,左各庄农民运动达到了高潮。

如今,左各庄人没有忘记中共文安特支,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红色教育基地。从学校组织到民间自发,革命精神正在一代代人中传承。

同时这个馆也是体现知青文化主题的纪念馆,主要展现知青在文安上山下乡时代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生活场景以及当地知青统计和特别任务等内容,馆内展出的上百件老物件从各地征集而来。照明的煤油灯、供销社里的搪瓷脸盆、铁皮水瓶也都是老知青们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对曾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劳动过的人、事、物进行还原和再现。

带着对革命先烈的敬意与对知青生活的感慨,来到纪念馆中间大戏台,观看文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飞叉表演。

飞叉是古代兵器之一,也用作古代宫廷中的娱乐、仪仗工具。后汉三国时期,一些武士练习耍叉、列队表演飞叉技艺,后来渐渐传入民间,成为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杂技形式之一。清末民初,河北文安县苏桥镇的靳文斌承上启下,将通背拳、太极拳、花叉三种技艺融为一体,创办了苏桥飞叉会。

飞叉表演以花叉为主要道具,鼓、钹、打击乐为主要配器,最早表演内容为《五*拿刘氏》。共个动作,其基本技巧有:迎面花、手串儿、鲤鱼挺身、倒流水等。苏桥飞叉会与其他地区不同,表演有单、双叉之分,叉头有单、双叉头之分,可单人耍,也可双人、众人耍,一人耍双叉,两人耍三叉等。鼎盛时期曾有“天下飞叉出苏桥”之说。苏桥飞叉会已举办三届全国叉友会,并于年成功举办首届飞叉艺术节。

农耕文化馆

观看完精彩的飞叉表演,继续参观农耕文化馆。

农耕文化,是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积淀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馆展示区,通过传统农具实物展示,结合图片、资料,较为详细地展现了文安农耕的源流、农耕器具、粮食加工存储、炊事饮食、传统习俗、休闲娱乐、乡村工匠、农副生产、交通运输等农耕文化的全景图

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变化,这里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技术技能、饮食起居习惯也必然会随之变化。

这些旧时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的服务技巧和商贸形式,多数不再为当今所实用,如今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消失。古老的农耕文化,越来越让“80后”、“90后”感到陌生和遥远。

但它们都曾作为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站在时代的前沿,对维护地方人群的生存,推动区域社会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变革经验、进步历程,对后世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典藏与借鉴价值。

文安自古便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安人依靠河流洼淀,创造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辉煌灿烂的洼淀文化。渔猎文化馆,便是洼淀文化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个缩影。

文安洼淀苇蒲丛生,广袤连绵,蒹葭苍苍。春铺翠毯,夏涌碧浪,秋芦若雪,冬苇似金。浩浩荡荡万顷苇荡里,锦鳞腾波,百鸟汇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文安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无不带有浓郁的洼淀特色,也孕育了洼淀特有的地栗、苲菜、鸭雁鱼蟹等水湿生动植物资源,文安洼人利用这些自然条件,创造出织席编篓,夏箔冬网等生产方式,发明了贴饼子熬鱼,锅煲鱼等饮食方法,形成了包括生产工艺、语言习俗、生活艺术等一系列有鲜明区域色彩的洼淀文化。

我们在馆内所看到的打渔、织网、编席、使船、特色物产、特色饮食、方言都与水息息相关。都是受到了大清河的长期教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安民俗第一馆苏桥大清河人文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