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刘清华翁同龢在文安县广陵书院执教事略
TUhjnbcbe - 2024/2/4 16:11:00
彭洋简介 https://yyk.39.net/doctor/694483.html

文安历史上,广陵书院创建过两次。第一次是康熙四十年(公元年),由知县杨朝麟创办,地点在今县城步行商业街内西侧,这里原先是清代和民国县衙所在地;第二次是清同治三年(年),由知县曹大俊创建,地点在今县城老西关门内大街南侧,现在这里已经开发为居民住宅楼。因文安县地两汉时期曾称为燕广陵,故取名广陵书院。曹大俊开创文安广陵书院后,就立即聘请与他同科的翁同龢担任山长。民国11年《文安县志》记载,翁公到任后,继捐两季薪金银63两,以置桌凳,本邑缙绅又册定章程,筹集资金以图久远。但是,县志中对翁同龢在书院的具体教学、生活等情况介绍简略。经过多年考证,我们终于在《翁文恭日记》里找到了翁公主讲文安广陵书院前前后后较详细的记载。

翁同龢(—年),字声甫,号叔平,又号瓶生,又署瓶庐,亦曰瓶斋居士,晚号松禅,谥号文恭,祖籍江苏常熟,咸丰丙辰年中状元,是清末著名的爱国*治家、杰出的诗人和书画家,曾先后充任同治帝、光绪帝师傅。他出身世宦,聪颖好学,博智多才,是清代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翁同龢自步人官场后,从年7月31日(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起,至年6月27日(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去世前止,四十七年间,翁同龢坚持写日记,几乎从未间断。年4月,其门人张元济(—)商请其从孙翁克斋,寻得翁师手稿,冠以《翁文恭公日记》,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行世。翁同龢的日记,内容十分丰富,上至天文地理、朝廷大*、宫闱内幕、宦海风波,下至朋僚交往、个人读书心得、家庭生活,乃至社会新闻等等,无一不记,几乎涉及晚清*治、经济、*事、外交、教育、学术等各个领域,不失为一部重要史料集,对研究晚清社会和翁氏本人及翁氏家族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他的日记被誉为是近代中国三大著名日记之一,可称得上是一部晚清*坛风云录和缩微中国近代史。

大致说来,《翁文恭日记》记载翁同龢到文安广陵书院主讲过程,主要有四个方面和环节:

一、邀请与联络翁同龢的时间与过程

同治元年(年),翁同龢充会试同考官,升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出为山西乡试正考官、日讲起居注官。后丁父忧,归里守制。同治四年(年),他服阙回京,转任左春坊左赞善,升詹事府右中允,不久,垂帘听*的慈安、慈禧两太后谕令翁同龢为弘德殿行走,命在弘德殿行走,充同治帝师傅。翁同龢出任文安广陵书院主讲的时间,就是在“丁父忧,归里守制”和“充同治帝师傅”期间的同治三年(年)。

曹大俊和*东序是邀请和联络翁同龢来文安广陵书院主讲的人员。《翁文恭日记》中记载了时任文安知县的曹大俊和时任提牢厅南监司狱的*东序邀请翁同龢来文安书院担任主讲的几个细节。曹大俊,字心榖,河南固始人,生于年,卒年不详,道光甲辰科举人,咸丰丙辰(年)科进士。曾选商丘县教谕,并署井陉县。清同治二年十一月授文安县令。同治四年十一月调任东安知县,同治六年正月调任大兴知县。在任文安期间,他修建城池,兴筑北堤,重修圣庙及城隍庙,创立广陵书院,救济受难百姓,做了许多益事。民国《文安县志》赞扬曹大俊“刚正英爽,不避艰险,折狱平允,民无隐情。……论及*绩,皆以公为第一”。他与翁同龢同科,交往甚密。同治元年壬戌闰八月廿七日、廿八日(年10月20、21日),翁同龢从山西担任正考官回返京城路过井陉县时,曹大俊曾热情招待过翁同龢,翁同龢也为曹大俊书写了一个横幅直条,作为纪念。*东序,生卒年月不详,字振镛,清顺天文安人,附贡,同治二年担任提牢厅南监司狱。在京城期间,他与翁同龢交往密切。根据《翁文恭日记》的记载,曹大俊与翁同龢在同治三年甲子(年)至少有两次联络主讲事宜。日记内容有:

(正月)九日(2月16日)晴,寒,有风。……曹心榖同年大俊,文安知县。来。

十日(2月17日)晴,寒。……访曹心榖及孙榖亭前辈。……最终与翁同龢商定来文安书院开讲时间的是*东序,《翁文恭日记》里的记载如下:十九日(2月26日)晴。……*东序来。廿五日(3月3日)风,晴。答*东序。临何义门批《扬子法言》。二月朔(3月8日)晴。访*东序不值,定十二日开课,作书告之。……初二日(3月9日)*东序来,改定十八日开课……终日沉阴,夜微雨。从上可以看出,经过几次磋商,在同治三年正月初二日(年3月9日)那天,翁同龢与*东序商定来文安广陵书院开讲的时间定在同治三年二月十八日(年3月25日)。

二、在文安讲学及来往时间、过程

《翁文恭日记》详细记载了翁同龢来文安的路程、经过的地点及其相关天气、景况,大致如下:

二月十五日(3月22日)卯刻,翁同龢携*东序奔赴文安书院,他们从京城南西门出发,走过一段泥淖难行的道路,再过草桥,中午时到达*村并午餐。午后行走了二十五里到达庞各庄,庞各庄以北官道都是水,很难走。傍晚食宿在榆发。这一天,天气晴朗,大风,傍晚时风停。

二月十六日(3月23日)黎明开始,显示渡过浑河,再经过固安城,中午时到达牛驼镇,午饭后接着行路,晚上在霸州城东二里的魏家营住宿。这一天晴朗无风。二月十七日(3月24日)晴朗无风,黎明开始从魏家营继续前行,二十里后,到达苑家口。从苑家口乘船,走四十里水路,即到达文安县城。他们从城东门进入县城,*东序邀请翁同龢到自己家小坐,并准备了可口的饭菜招待翁公。从*东序家出来后,他们就到县署拜访县令曹大俊,晚上在县署西斋留宿。

到达文安后,翁同龢集中讲课三天。《翁文恭日记》详实地记录了翁同龢在文安书院开课及在文安生活的许多真实的细节,相关情况是:

十八日(3月25日)晴,暖。辰正点名,生十三名,童二十一名,半夜始交卷毕。以源侄试卷分赠诸生。为易榖心阅文数首,甚有功力,惜太笨耳。午后拜客,

凡二十二处,晤陈剑潭、锟,壬辰,庚子,四川知县;陈晓岩、暄。其曾祖仪,教官。马镇原、长城、诸生。*东序。为人作书甚多。教官张鸣皋、典史潘君来。十九日(3月26日)阅文,客来不见,惟见陈剑潭、晓岩、马镇原、*东序、纪祝三朋陵、赵……树萱,而千总……未见。夜心榖邀余饭,陈剑潭、*东序在坐。二十日(3月27日)晴,大风。发课卷。为人书扇对。饭成即行,访东序,出东门西北行。……

从上面内容可以看出,翁同龢讲课是以“课卷”为切入点,他先是把在同治癸亥中了状元的侄子翁曾源的试卷分发给学生们观摩学习,然后批阅学生们的课卷。他重点批阅了易榖心的文章,易榖心是辛亥年河南举人,时任文安教读。此外,他还拜访了当时在文安任职的一些官员,县令曹大俊也热情地款待了他。二月二十日(3月27日)这天晴朗大风,早饭后,翁同龢与*东序从文安出发返京。返京路程是:出文安东城门往西北方向,十八里后到达南阜庙(俗称“狼虎庙”),再行二十二里,到达琉璃河(即大清河)南岸苑家口,又前行十八里,晚上在魏家营留宿,这天彻夜大风。第二天,天气很热,早起后,先是接连路过牛驼、柳泉、固安县城,然后在离固安城北十里的地方渡过风急浪高的浑河,晚上在榆垡食宿。第三天,即二月二十二日(3月29日),天气晴朗暖和,他们由榆发经*村,再经三官庙,申时,翁同龢回到京城家中。

三、回京城后批阅课卷的情况,从下面日记可看出一些批阅细节

同治三年甲子(年)

三月二十日(4月25日)晴。阅文安书院课卷。共三十九本。……

四月廿六日(5月31日)睛。……以文安课卷托卞颂臣京尹递致。六月十九日(7月22日)黎明雨,竟日大雨如注。……阅文安课卷。夜大雨。六月二十日(7月23日)雨止,晴,蒸溽。以文安课卷托颂臣大京兆专递蒋和叔。八月六日(9月6日)晴。竟日未出门,阅文安书院卷,点《史记》……八月十五日(9月15日)晴,热。……阅文安诸生前课文数首。

上面有关批阅课卷环节提到两个重要人物,即:卞颂臣、蒋和叔。翁同龢阅过的课卷是委托卞颂臣转给蒋和叔的,这两个人物的主要情况如下:

卞颂臣,即卞宝第。年生,年卒,江苏仪征人。咸丰元年(年)考中举人。咸丰五年(年)调任河南司主事。咸丰十一年(年),升浙江道监察御史。年任湖南巡抚,后官至闽浙总督。

同治二年(年),卞宝第升任顺天府尹。同治五年(年),八月,被任命为河南布*使,以不胜重任为由请辞。同治六年(年),调任福建巡抚。光绪八年(年),被任命为湖南巡抚。蒋和叔,即蒋大镛,翁同龢担任文安书院山长时,他正主讲广陵书院。蒋和叔生于年,卒于年,字和叔,号九山,江苏无锡人。道光十一年恩科举人,二十四年成进士,咸丰六年七月任任顺天府瀹护,同治三年五月任奉天府治中。有《怡云草堂词存》一卷,与同名诗存合刊,咸丰九年刻本、民国十七年孙士松铅印本。又有《随轺日记》一册,记载同治三年(年)十月至四年(年)三月事。

四、《翁文恭日记》记载了翁同龢到文安广陵书院主讲的主要效果,最有代表性的是贺家骏中副榜

同治三年甲子(年)

八月十四日(9月14日)晴,热。清晨起送场,见丁梧江文,不佳。又文安肄业生贺家骏作,文气不清而有色泽。……

九月初十日(10月10日)阴晴错,风甚寒、重棉不能御。……吾邑脱科,阅题名记相识者不过十数人耳。江苏廿三人。宝安中副榜,青师之子也,为之欣慰。文安书院肆业生贺家骏中副榜。……

贺家骏,字遹声,清文安人,世居文安城东门外,道光乙未年出生,同治甲子副榜,继翁同龢后曾担任文安广陵书院山长。光绪元年(年)开办史局,他搜罗遗稿集成《文安县志》,翌年授鸡泽县教谕。著有《文安县志》(清光绪元年续修,未刊)、《鸡泽县志》、《四书直解》、《荃挹堂诗稿》、《诗史偶见录》、《读书一知录》、《西窗丛话》、《自谭集》、《文安治水迂谈》、《鸡邑鸿雪录集》、《集庆堂文集》等。现存民国11年《文安县志》收录贺家骏十几篇文章,足见他的治学成就。《翁文公日记》还表明,贺家骏在考中副榜前后都曾拜谒过翁同龢。需要重点提及的是,在翁同龢到文安广陵书院主讲的全过程中,曹大俊和*东序是两个关键人物。据《翁文恭日记》记载,翁同龢主讲文安书院以后仍和曹大俊有密切来往,他们之间多次书信往来和互访畅谈。同冶四年乙丑(年),曹大俊调东安令后,还曾经赠食物数种给翁同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同治七年戊辰(年)正月十九日(2月12日),曹大俊在大兴县官署谢世,翁同龢还亲自前去吊唁,并在悲愤之中为曹大俊作挽联:“官舍我来频,仲举常县徐稚榻;吏才君弟一,商障应勒景完碑。”在日记中,他深情的回忆道:“曹为文安令,延余主讲书院”。这些事情足以见证他们之间的亲密情谊。至于翁同龢与*东序的交往,除上面日记中涉及的,翁公日记中还有下面的内容可供参考。同治三年甲子(年)

三月初四日(4月9日)晴,渐暖。访*东序不值。……初五日(4月10日)晴朗,暖,微风。……夜*东序来。李鸿章报克复溧阳,并江阴、无锡、常熟解围。

五月六日(6月9日)晴。游氛尽扫,半月来久早,恒多雾气也,大风竞日。……*东序来。……八月十九日(10月19日)晴。闻江南于十一月举行乡试,号舍无甚损坏,略加葺治。试卷一万八千本,由江西办就。……夜*序东来。

地处畿辅之地的文安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极其深厚,而文安县清代广陵书院因两代帝师翁同龢的到来,则更显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乡间道路上一车车*豆、花生透出诱人的馨香。

作者简介:刘清华,男,年生,河北省文安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副高),文安县第七届*协委员,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曾荣获河北省优秀教师、廊坊市优秀年轻学术人才、廊坊市*外百佳知识分子等称号。著述主要涉及中小学教学及青少年智力开发,曾担任年中央电视台系列电视片《陈铎老师教我巧记》脚本撰稿人。主笔或参与编著了全国“九五”教育科学重点课题“贵州省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教材《文理科最佳记忆法》、吉林大学出版社《揭开记忆术之谜》等多部著述。自主开发的《漫画式快速记忆法》、《语文课文快速背诵法》教材,被广州、长沙多家函授学校列为教材。年参加廊坊市中小学乡土教材《我爱廊坊》(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编著工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清华翁同龢在文安县广陵书院执教事略